相关问答
劳动争议诉讼流程: 申请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仲裁申请; 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并审理仲裁裁决; 三、不服仲裁决定,向法院起诉;...
劳动诉讼,或称劳动争议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对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裁决或决定而起诉的劳动争议案件,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理和判决,并对当事人具...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劳动争议当事人要向法院起诉,应当注意法律对起诉条件的基本要求,主要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与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和管辖的范围。此外,还必须符合起诉时效的规定,也就是当事人必须在收到劳动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起诉。因此当事人起诉时应同时提交仲裁裁决书,一方面说明劳动争议已经过了仲裁程序,另一方面也能证明是否符合起诉时效的规定。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不能把仲裁委员会做为被告,因仲裁委员会不是民事主体,而是公断机构。劳动争议案件诉至法院后,诉讼当事人仍是劳动争议原来的当事人。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应当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效副本。书写起诉状确在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起诉状应当记明如下事项: (1)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地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2)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后,进行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劳动争议案件有前置程序,即先到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一裁终局的案件,用人单位不能起诉,只能申诉)。超过15日没有起诉的,仲裁书发生法律效力,等同于法院判决书。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向法院起诉的程序:持仲裁书、仲裁委员会的送达回证、民事起诉状向人民法院立案庭提起诉讼,然后按法院的指示进行。
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条件是:(1)当事人必须是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当事人因某些原因不能亲自起诉的,可以直接委托代理人起诉,其他未经委托无权起诉的人。(2)必须向法院提起诉讼,不服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不得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3)必须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依据。仲裁委员会不得作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4)起诉时间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否则不予受理。(5)起诉必须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一般应当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诉讼程序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首先,由一审人民法院审理和判决。当事人不服的,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上级法院的判决为终审判决,当事人不得再上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3人已浏览
106人已浏览
103人已浏览
31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