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
工伤职工受伤后功能障碍,需要进行工伤康复的,由工伤职工(家属)提出申请,用人单位同意,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的可以适当延长...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已经工伤认定,还没有进行伤残鉴定的,正常情况下,仍在医疗期内的。医疗终结日期,一般在劳动能力鉴定的时侯,会写在鉴定报告上面的。 2、地方停工留薪的目录只是一个参考时间,原则上不能超过那个规定的范围的,一般地方规定的时间是足够恢复的。 3、《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医疗期间,原工资待遇不变,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的。 4、如果在医疗期内,用人单位按离职处理,是违法的,可以要求恢复劳动关系,并可以要求支付违法解除合同期间的工资损失的。
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进行康复的,工伤职工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康复机构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工伤康复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最好不要离开公司,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 如果离开单位可以得到: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为十个月的本人工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标准为五十个月的本人工资.三项待遇总共合计78个月工资。
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对于工伤二次手术后康复工资怎么算是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工伤职工停止工作,治疗工伤期间,包括住院期间和出院后休养期间,称为停工留薪期,按遭受事故伤害前正常上班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工伤职工的停工留薪期应当凭职工就诊的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或者签订服务协议的工伤康复机构出具的休养证明确定停工留薪期超过12个月的,需经设区的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设区的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停工留薪期结论为最终结论 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的“原工资”,《工伤保险条例》未定义,各地规定大致有以下三种计算方法: 1、指加班费之外的工资; 2、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 3、受伤前12个月加班费之外的平均工资 用人单位不依法支付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工资的,工伤职工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维权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76人已浏览
302人已浏览
444人已浏览
51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