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要是你同学参加了劳动合同考核的队伍,一般情况下,劳动合同都是格式合同,所有员工的内容都差不多。 绩效是根据岗位职责来确认并依据公司的经营目标...
员工劳动合同期满考核:1、围绕合同规定总结在合同期里的工作(相当于工作总结)2、没有固定格式3、注意事项:(1)事实求是反映情况(2)善于分...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绩效考核结果出来后,根据公司绩效管理办法,自然就会与职位升降、薪资增减、福利多少甚至年终奖密切关联。结果是强制按“721”分布还是实行末位淘汰?是以领导最终裁决为主还是以实际考核结果为准?是接受员工投诉还是对投诉进行打击报复?是仅以考核结果判定还是会辅以其他评判方法?此次考核结果公平吗?此次考核结果公司、被考核者、HR部门都满意吗?获得的考核结果是大家都期望得到的吗?员工考核结果能够代表员工全面的业绩吗?绩效考核为公司的整体绩效提升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吗?绩效考核给公司或员工带来了哪些负面作用?我们该如何想办法才能减少这些负作用呀? 以上问题都是绩效考核结果出来后可能面临的,解决和处理得当,绩效考核就会前进一步。
企业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只要员工在试用期内考核不合格就可以随时辞退。而实际上,如果录用条件中没有包括考核合格这一项,用人单位是无法仅仅依据考核不合格在试用期辞退劳动者的。 如果您想在试用期内以考核结果决定是否进一步保留,一定要把考核合格作为录用条件写入合同当中去,否则单位就可能承担败诉的风险。如果单位没有把试用期内考核合格作为录用条件并告知劳动者,后以试用期考核不合格而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是违法的,劳动者可以提出异议。 1、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发现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可以辞退劳动者。同时因为劳动者的过错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也是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 2、如果劳动者在试用期没有过错,用人单位也不是以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解除劳动合同,而是主张试用期可以任意解除劳动合同的,那么解除劳动合同是违法的,要承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责任。
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第一种应用:考核是导引员工行为组织目标的有效办法要想改变员工的行为,就要改变考核的项目。考核是引导员工行为组织目标的有效办法,要想使员工的行为趋向于组织目标,那就要设计一套有助于引导员工行为朝向组织目标的考核项目。作为一个企业的员工和任何一个管理者,都要时刻明白两个问题:第一,组织的目标是什么;第二,为实现这个目标他应该做什么。第二种应用:帮助主管建立员工之间的绩效伙伴关系传统的考核是一种单向的,管理者好像高高在上的法官,在指责和挑剔员工的毛病,而现代绩效考核强调的是双向的,也就是强调主管要和员工之间建立绩效伙伴关系,所谓绩效伙伴关系,就是用考核建立一种连带负责关系。第三种应用:提供员工绩效改善的建议一个员工的绩效下降时,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属于能力问题,这种员工我们把他们叫做不能型,不是他不愿意干,而是他干不了。解决这种问题的办法,可以通过改善知识,改善技能和改善员工的经验,来达到改善能力的目的,从而得到他改善绩效这样的一个效果。还有一种原因,并不是员工的能力不够,而是态度不好,不是不能干而是他不想干,那么影响一个员工态度的要素和影响一个员工能力的要素是不同的,影响一个员工的能力主要是他的知识技能,但影响一个员工的态度,是他的价值观,他的认知和他的情感。所以,我们就需要分析,千万不能对态度问题采用解决能力的办法。第四种应用:绩效考核的结果,可以作为招募和甄选有效性的一个依据企业会有很多招聘活动,不断有新人来应聘,那么招来这些人,到底合算不合算?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这个部门就是张三和李四两个人,张三一年的总收入是21万,他一年能为企业创造200万的利润。李四一年的总收入是14万,他一年可以为企业创造150万的利润。这两个人如果只能留一个,你会选择谁呢?从单位工资所创造的利润来看,用李四要比张三更合算,只要用1.33个李四花18.2万就能创造200万的利润。有了这个计算结果,对张三就有两选择,要不将工资降到18万,要不令其将创造的利润提高到220万。简单来讲,这两个数据在企业中随时可以拿到,一个是已支付他的报酬,一个是他已创造的效益,通过这两个数据一比,你就可以得到结论。如果你要是看绝对值,那张三比李四好,如果你要看相对值,李四就比张三好,有了这样的比较结果,就可以帮你作出选择,到底留张三还是留李四。第五种应用:绩效考核可以作为培训开发有效性的判断依据现在的企业越来越重视培训,也越来越在培训上下功夫,很多著名的企业都有这种培训理念。松下幸之助曾说,培训很贵,但不培训更贵。意思就是说,表面上看培训是花了很多钱,但是如果你不培训,所支付的成本可能会更大。企业重视培训,是一个大的趋势,而且这对企业竞争优势的提高具有非常好的战略意义。当然培训也不一定是越多越好,因为它是一把双刃剑,盲目地做很多培训,对员工的能力没有什么效率,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没什么效率。曾经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个企业制定了一个激励大家学习、积极参加培训的制度,如果员工用业余时间读书获得学位,公司可以给报销一定百分比的学费,考核的第五种应用,它是培训有效性的一个依据。也就是说通过考核,找到员工现有的能力表现,和我们所要求的能力表现之间的差距,差什么补什么,知识不足的补知识,能力不足的去提高他的能力,经验不足的去积累经验。而不能是盲目的,认为只要多读书,取得学历就一定会提高企业竞争力。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89人已浏览
1,005人已浏览
506人已浏览
69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