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高温费必须发。第十一条每年7月至9月期间,用人单位应向露天作业的员工发放高温保健费。高温保健费按每人每月不低于150元的标准发放。高温保健费...
高温费应以现金形式发放 根据《关于企业高温季节津贴标准的通知》规定,企业在发放高温季节津贴的同时,要继续做好高温季节工作现场清凉饮料的供应一...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高温费不发放超过两年时间可以要回。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第一、四款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十七条规定,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
高温费不发放超过两年时间可以要回。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第 一、四款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十七条规定,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
今年企业在岗职工夏季防暑降温费标准为:从事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6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30元。全年按四个月计发,列入企业成本费用,并准予税前扣除。也就是说,企业今年一是要按新标准发放高温费,二是可以计入成本。《通知》要求,各用人单位应当在高温天气合理安排职工工作,适当调整高温、露天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和作息时间,避开高温时段,严格控制加班加点,最大限度地减少职工因高温中暑造成的职业危害,确保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针对高温费的发放问题,职工投诉说,有的单位以高温费发放由企业自主决定为由,不愿按规定发放高温费。有关人士解释说,有关高温费发放的《通知》虽不具有强制性,但省有关部门的通知中不但制订了高温费新标准,同时规定企业可将高温费列入企业成本费用,并准予税前扣除,因此它具有和工资相同的性质。在现有的政府劳动工资文件中,只有当企业克扣、拖欠职工工资;不按规定发放加班加点费;不执行政府最低工资标准时才具有强制性,其他许多规定都是指导性的,但不能说指导性的规定就可以不执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7人已浏览
169人已浏览
142人已浏览
2,67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