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涉及的主体不同。 就业三方协议是三方合同,它涉及学校、用人单位、学生等三方面,三方相互关联但彼此独立;而劳动合同是双方合同,它由劳动者和...
关于三方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区别有: 1、签订时间不同。三方协议是学生在校期间签订的,而劳动合同是在毕业生毕业离校后到单位正式报到后签订的。 2...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简称“就业协议书”,俗称“三方协议”,是由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统一制定的,各省市(自治区)教育主管部门印制的,为维护国家就业计划的严肃性,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由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签订的协议。 劳动合同,又称为劳动契约、劳动协议,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管理者、雇主)之间为了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而达成的协议。
第一,三方就业协议由教育部统一印制,主要明确三方的基本情况和要求。制定三方就业协议的依据是国家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律法规,有效期为:从签约之日起至毕业生向用人单位报到之日止。而劳动合同受《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限定和保护,有些用人单位如许多外企在确定录用时即在到用人单位报到前,就同时要求和毕业生签订一份类似劳动合同的协议;更多的用人单位要求先签订就业意向书,毕业生报到后再签订劳动合同。其次,就业协议是三方合同,涉及学校、用人单位、学生等三个方面,三方相互关联但相互独立;劳动合同是双方的合同,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组成。最后,毕业生在签订就业协议时仍然是学生,但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该是劳动者。一旦签订劳动合同,就业协议的效力就会丧失。如果劳动合同与三方协议内容矛盾,以劳动合同为准。
三方协议是《普通高校毕业生毕业生就业协议》的简称,可以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问题。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后生效。三方协议与劳动合同的主要区别是:①签订时间不同。三方协议是学生在校期间签订的,劳动合同是毕业生毕业后正式向用人单位报到后签订的;②主体不同。三方协议的主体是三方,即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的主体是两方,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③内容不同。三方协议的主要内容是毕业生如实介绍自己的祝福,并表示愿意在用人单位就业。用人单位表示愿意接受毕业生,学校同意推荐毕业生并纳入就业计划:劳动合同记录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是建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凭证;④目的不同。三方协议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未来就业意向的初步约定,是编制毕业生就业计划和双方未来订立劳动合同的依据。劳动合同主要是在劳动关系确立后,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⑤适用法律不同。三方协议的制定,争议后的解决主要依据是《国家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规定》、《民法》、《合同法》等。,而劳动合同的订立和争议主要依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来解决。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8人已浏览
143人已浏览
118人已浏览
13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