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用假的房产证做抵押为债务担保的,是属于诈骗的行为,一般是按贷款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贷款诈骗...
伪造购房合同进行贷款,应当定性为贷款诈骗罪。 诈骗罪、贷款诈骗罪是法条竞合关系。诈骗罪是贷款诈骗罪的上位概念,是一般的诈骗所构成的犯罪。在利...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符合诈骗罪构成要件的,有可能成立诈骗罪。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大量公私财产的行为。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一、本罪侵犯的对象为公私财产所有权。 2、本罪客观上表现为利用欺诈(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大量公私财产。 三、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4、本罪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产的目的。
房产证真的工作单位假的,如果房产证用于贷款,属于贷款诈骗罪。
一般情况,属于民事欺诈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的规定,“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又将该房屋出卖给第三人”,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无法取得房屋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即可以对行为人追究民事责任。 如果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符合《刑法》相关规定,其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对“非法占有的目的”可从以下方面把握: (1)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是否有实际履行能力; (2)行为人是否采用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欺诈手段; (3)行为人在签订合同后是否如约履行合同或为履行合同积极努力; (4)行为人对于对方给付的财物如何处置; (5)行为人未能履行合同义务的原因; (6)行为人在违约后的表现等。如果行为人根本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故意夸大自己履行合同的能力,骗取对方当事人的信任与自己签订合同,合同签订后又不积极努力地去避免对方经济损失,就应认定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888人已浏览
137人已浏览
761人已浏览
14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