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视其是否领取了城镇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1、对于达到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但未办理退休手续,或者未依法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继续在...
工伤,又称为职业伤害、工作伤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事故伤害和职业病伤害,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因工作...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退休工人遭受职业伤害不能认定工伤。已经退休的职工,不具有法定劳动者资格,用工单位聘用的不是劳动关系,不受劳动法规调整,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的,不能认定工伤。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法释〔2010〕12号)第七条规定,用工单位招用已经退休的人员,按劳务关系处理,遭受职业伤害的,应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3]20号)规定,由雇主用工单位承担赔偿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法释〔2010〕12号)第七条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
1、在工伤认定结果下来之后,如果职工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的,单位或者职工一方可以依法去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在取得鉴定结论后,可以及时去社保经办机构索取工伤赔偿。 2、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1、工伤认定后,治疗稳定,一般出院2月,病情稳定,向人社局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伤残鉴定。 2、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3、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3人已浏览
245人已浏览
177人已浏览
16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