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节假日加班费=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300%。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
注重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各方的心理特征。通过进村入户,宣讲政策,与村里的干部、群众交心沟通,我们了解到,对于拆迁,群众普遍存在着“三怕”思想:...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摘录)。 《决定》认识到全面加强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艰巨性和紧迫性。指出: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中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全国少生4亿多人,提前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践证明,我国坚持不懈地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促进世界人口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计划生育 当前,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形势总体是好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人口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低生育水平面临反弹的现实风险。21世纪上半叶,将迎来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高峰。今后十几年,人口惯性增长势头依然强劲,总人口每年仍将净增800-1000万人;难以适应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的要求;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庞大,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流动迁移人口持续增加,对公共资源配置构成巨大挑战;贫困人口结构趋于多元,促进社会均衡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总之,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少的国情,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压力沉重的局面,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紧张的状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法制工作委员会在市人大常委会及其主任会议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其工作范围是:法院、检察院、公安、国家安全、司法、民政等,主要职责是:1.审查提请市人大或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的与本委员会有关的议案,向市人大常委会或主任会议提出报告。2.对属于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职权范围内同本工委有关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建议。 3.审议市人大常委会交付的被认为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省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地方性法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决议、决定相抵触的市人民政府决定、规章和办法,提出报告。 4.对有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以及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向市人大或市人大常委会提出报告、建议。 5.审议市人代会主席团或者市人大常委会交付的质询案,听取受质询机关对质询案的答复,必要时向市人代会主席团或者市人大常委会提出报告。 6.根据省人大常委会及市人大常委会的安排,有重点地开展执法检查,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报告、建议。 7.承办和处理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内务司法委员会”交办的各项工作和文件。 8.承办省人大常委会交付的对法律草案、地方性法规草案的意见征求及修改工作,并综合上报修改意见。承办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决议、决定、意见等的起草、修订工作。 9.加强与法工委各对口单位以及各县(区、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联系,认真听取审议工作报告,并参加上述各单位召开的重要工作会议。 10.组织承办推行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的有关工作,负责督查对口单位关于执法责任制和“三帐”监督的落实情况。 11.组织或参加各级人大代表评议执法部门的工作,对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督促有关部门认真查处落实。承办人民群众对“两院”反映强烈的重大案件的监督及个案监督工作。 12.重点对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进行执法监督和个案监督,受理人民群众对“一府两院”工作人员的申诉、控告和意见,并根据错案责任追究制和相关法律程序追究责任。 13.督促检查政府有关部门落实“四五”普法教育,为“依法治市”决议的全面落实提供法律保障。 14.指导各县(区、市)人大法工委开展工作。 15.承办市人大常委会和主任会议交办的其他具体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所面临的环境风险正在逐步加大,突发环境事件进入高发期。自1993年有环境统计数据以来,我国已发生近3万起突发环境事件,其中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1000多起,突发环境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问题。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相关规定,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有责任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等工作。对各级政府而言,在突发环境事件预防与应对工作中有统一组织和领导的职责。主要包括: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环境应急管理体制。政府在处置其他突发事件时,要避免次生环境事件的发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建立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机制。建立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机制,就是要提前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引起有关人员及全社会的警惕,避免人身健康和财产受到损失。同时,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结果,特别是事故发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后果以及后续处置措施和遗留影响等信息,应当向社会公布,保障人民对环境的知情权。对企业事业单位而言,应当履行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切实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负担先期处置的法律义务。企业事业单位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启动预案,采取措施,防止污染扩散,同时做好通报及信息报告工作,可为后续应对处置工作赢得时间,降低事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将损失降到最低。此外,突发环境事件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往往会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极大的干扰和破坏。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必须对事件造成的损害进行评估,以便开展下一步责任追究、赔偿等工作。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11人已浏览
189人已浏览
481人已浏览
25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