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律师解答 合同编制和事业编制的区别:合同编制适用劳动法及相关法规,事业编制适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即相关法规;事业编制人员工资由财政拨款解决...
合同编制和事业编制的区别:合同编制适用劳动法及相关法规,事业编制适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即相关法规;事业编制人员工资由财政拨款解决,合同工由...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复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中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均是建立的劳动关系,这些单位的劳动者均是合同制职工,没有合同工与正式工的区分。 合同制与编制的区别具体如下: 1、合同制一般的做法是由用人单位采取招聘或竞聘的方法,经过资格审查和全面考核后,由用人单位与确定的聘任人选签订合同;而进入编制都要经过公开招考才可以。 2、合同制的合同具有一般合同的性质,适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而编制产生纠纷适用的是公务员法的相关规定。 3、在待遇方面,合同制的福利待遇按照事业单位的规定;而编制的是按照公务员的待遇来确定的。 4、在工资支付方面,合同制的工资由事业单位的预算支付;而编制的工资是由财政拨款解决。
编制人员和非编制人员,而且这两种人员都是聘用制的。不存在什么“固定工(其次)合同工(一般)”。所谓编制人员就是具有国家(人事部门)正式编制的工作人员,其基本工资和地方性补助都是财政拨款的,现在要进入编制都要经过公开招考的。非编制人员就是事业单位自行聘用的(包括临时工),就像企业聘用一样,不由财政拨款。
1,工资开支来源:正式工资由解决,合同制人员工资由单位中解决。 2,正式的按政策规定及上级部门规定执行,合同制人员参照正式编人员标准执行,但实际上低很多或缺项。 3,正式编人员可以在事业单位之间调动,合同制人员不能。 4,正式可以提任副科级职务,合同制人员不可以。 事业单位是没有编制的,类似于,但肯定是按照事业单位的,如果是公务员单位里的聘任制,如法院的职位,那是按照公务员的待遇。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67人已浏览
700人已浏览
645人已浏览
2,39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