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这种计件工资形式主要适用于劳动成果难以用事先制定劳动定额的方式计算、不易确定计件单价的工作。如服务性工作、文艺演出等等。...
劳动法对劳动合同及劳动关系作了如下的规定: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及原劳动部的劳动关系指导意见,劳动合同的成立要件有几个,如企业条件、劳动者年龄条件、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上述几项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企业与劳动者构成劳动关系,适用劳动法律。同时,因劳动合同本身是由企业提供的文本,劳动者只有签与不签的表示,而不可能完全平等。所以在劳动关系中,适用于普通合同的显失公正显然不适用于劳动合同,尤其企业单位无权提出合同显失公正。
1、主体资格合法。劳动者的主体资格合法,指劳动者必须是年满16周岁、具备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公民。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作为主体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文体部门招收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须经劳动人事部门特批)。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合法,指用人单位须经主管部门批准依法从事生产经营和其他相应的业务,享有法律赋予的用人资格或能力。 2、合同内容合法。主要指劳动合同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如《劳动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这里,“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就是法律关于劳动合同试用期的强制性规定。假若某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试用期为十个月,由于违背了上述“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的强制性法律规定,显然是无效的。 3、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根据《劳动法》第十八条第 (二)款的规定,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因为违背了当事人的真实意愿,所以是无效的。另外,如果有证据证明当事人对合同内容有重大误解,这样的劳动合同也应无效。 4、合同订立的形式合法。《劳动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对于以口头、录音、录像等形式订立的劳动合同,均无效。
(一)劳动合同双方必须具备法定资格,即公民个人必须具备劳动权利和行为能力,用人单位也必须具备相应的用人权利和行为能力。一般来说,年满16周岁,精神正常的人都有行为能力。(二)劳动合同的内容和形式必须合法,不得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强制性规定,即合同必须完全具备法定必备条款,所载法定和约定条款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劳动合同的内容,包括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和终止条件,不得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例如,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年满16周岁、年满18周岁的未成年工人不得从事矿山、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强度劳动和其他禁忌劳动。用人单位与未成年工订立劳动合同的内容从事上述工作的,劳动合同无效。(3)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是合法的,即在订立劳动合同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合法、平等、自愿、协商等原则,遵守法定程序。合同依法需要国家鉴证或者当事人约定需要公证的,合同文本必须送法定劳动合同鉴证机构或者公证机构进行鉴证或者公证,才能依法生效。(四)当事人应当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的意思一致,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无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1人已浏览
128人已浏览
94人已浏览
13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