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单位可以辞退。 但无过失性辞退是指劳动者非过失性原因和客观情况的需要而导致劳动...
《劳动合同法》第21、39、40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能证明劳动者在违反规则制度、失职、徇私舞弊等,可以解除劳动关系,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如...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员工离职能获得经济补偿金的情况分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司提出,协商解除劳动关系; 二、即时辞职(在用人单位存在过错的情况下); 三、用人单位预告辞退,即提前三十天以书面的形式通知劳动者或支付一个月工资的代通知金; 四、用人单位裁员及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劳动合同终止未能续订的。 显然并非所有辞退都可以获得经济补偿金的,当用人单位以劳动者存在过错为由即时辞退的,是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 作为企业来讲应该有比较健全的考勤管理制度及离职管理制度(内容合法、制定民主、经培训或公示告知),该员工在未向公司请假及办理离职手续的情况下,不来上班就应当算旷工,连续旷工几天构成严重违纪的,是可以辞退的。 故只要收集其严重违纪的证据,予以辞退就可,但应通知工会,并将解除终止劳动合同书通过邮寄挂号信及电邮的方式发送到其居住地地址(一般应聘登记表上都会要求填写,可以注明,该地址为其本人的正常通讯地址及联系方式,如有改变应及时通知人资部,因本人过错,承担过错责任)
单位因员工不胜任工作而无过错性辞退该员工的,要给经济补偿。法律规定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需要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给劳动者。
不能胜工作在企业管理中需要有一个关键依据——考核制度来认定,考核制度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用工双方明确岗位职。二是管理者履行通知义务。三是公司对员工评价的核心是围绕其职场责任进行的。《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训练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使用者必须在30天前书面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追加支付劳动者一个月的工资后,才能解除劳动合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7人已浏览
2,499人已浏览
195人已浏览
69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