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承诺不能撤销捐款。捐赠行为一般是具有公益性质或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属于特殊赠与,不具有任何撤销权,不能撤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
慈善捐赠后不能撤销。一般赠与合同可以在财产权利转移前撤销。赠与人有权随意撤销赠与合同,但慈善捐赠属于特殊赠与,具有公益性质,不可撤销。《中华...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慈善捐赠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基于慈善目的,自愿、无偿赠与财产的活动。慈善捐赠是自愿无偿的行为,不得有利益回报。《慈善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慈善组织接受捐赠,捐赠人要求签订书面捐赠协议的,慈善组织应当与捐赠人签订书面捐赠协议。书面捐赠协议包括捐赠人和慈善组织名称,捐赠财产的种类、数量、质量、用途、交付时间等内容。实际上,慈善捐赠中约定捐赠用途本身可以视为对捐赠附加条件,捐赠人可以通过设定附加条件监督并确保捐赠能够实现慈善目的。根据《慈善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捐赠人有权查询、复制其捐赠财产管理使用的有关资料,慈善组织赢得那个及时主动向捐赠人反馈有关情况。慈善组织违反捐赠协议约定的用途,滥用捐赠财产的,捐赠人有权要求其改正;拒不改正的,捐赠人可以向民政部门投诉、举报或者向人们提起诉讼。《慈善法》第十五条对禁止附加的条件作了规定,即慈善组织不得接受附加违反法律法规和违背社会公德条件的捐赠,不得对受益人附加违反法律法规和违背社会公德的条件。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捐赠人与慈善组织约定捐赠财产的用途和受益人时,不得指定捐赠人的利害关系人作为受益人。
《慈善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捐赠财产包括货币、实物、房屋、有价证券、、等有形和无形财产。因此,慈善组织可以接受股权捐赠。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公益股权捐赠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规定,企业向公益性社会团体实施的股权捐赠,应按规定视同转让股权,收入额以企业所捐赠股权取得时的历史成本确定。该通知所指的股权是指企业持有的其他企业的股权、股票等;股权捐赠行为,是指企业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益性社会团体实施的股权捐赠行为。慈善组织接受股权捐赠后,应按照捐赠企业提供的股权历史成本开具捐赠票据。因此,捐赠人可以将股权作为财产进行捐赠,而且可以按照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慈善组织也可以接受股权捐赠。
承诺不能撤销,这是承诺的法律特点决定的。 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同时规定了承诺采用到达主义,即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由于承诺在到达要约人之后随即生效,所以承诺无法像要约一样可以撤销,其只能在到到达要约人之前撤回,只要撤回的通知早于或者同时与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7人已浏览
442人已浏览
91人已浏览
12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