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是的。贷款金额取决于房屋价值的评估,低于房屋市场价格。一般来说,房屋评估价值受房屋使用时间、房屋市值、位置、房地产类型、实现能力等相关因素的...
可以按揭的。贷款额度取决于对房屋价值的评估,低于房屋市场价格。一般来说,房屋评估价值受到房屋的使用时间、房屋市值、地段、房产类型以及变现能力...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二手房交易税费,根据2015年3月30日财政部最新规定,自2015年3月31日起,由原先的满5年免征营业税调整为满2年免征营业税,同时依据交易双方的不同情况,具体税费明细如下: 一、契税: 1、买方首次购房90平方以下的房产按照1%缴纳; 2、买方首次购房90平方以上(含90平)144平方以下的房产按照1.5%缴纳; 3、以下情况按照3%缴纳: (1)144(含144平)平方以上; (2)买方不是首次购房; (3)车库; (4)非普通住宅(商业用房); 二、营业税:1、房产证满2年,144平方以下的普通住宅房产免征营业税;2、房产证不满2年,按照5.55%缴纳营业税;3、房屋面积超过144平方,房产证满2年的按照差额缴纳,计算公式为:(上次购买价格现在出售价格)税率5.55%; 4、商铺差额缴纳,计算公式为:(上次购买价格现在出售价格)税率5.55%; 三、个人所得税:1、房产证满五年,并且是卖方夫妻名下唯一一套房产免征个人所得税;2、卖方夫妻名下不是唯一房产或房产证未满5年,按照1%缴纳;3、商铺按照差额缴纳,计算公式为:(上次购买价格现在出售价格)税率20%; 四、其他费用相对较少:交易费:6元平方房屋平方数;工本费:一个证件80元;共有权证20元个;评估费:评估总额的千分之五(银行贷款需要缴纳);抵押工本费:100元(银行贷款需要缴纳);购房证明:20元一份,一般需开3份;公证收费标准:300元(如不能本人亲自办理,需要办理本业务收费)
可以。首先要注意的一点是,若借款人在购买第一套房时,也是使用公积金贷款购买的,并且还未完贷款,则在购买第二套房屋时,就不能使用公积金贷款。若第一套房是用商业贷款买的,并且正在按揭中,则第二套房可以使用公积金贷款,首付等规定以第二套房计算,即首付最低50%,利率上浮10%。若第一套房的贷款已还清,无论是商业贷款还是公积金贷款,都可以用公积金贷款购买第二套房,相关规定自然也按照第二套来计算。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实施公积金贷款二套房首付最低两成的政策。为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支持缴存职工合理住房需求,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居民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购买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由30%降低至20%。所以大家在申请公积金贷款时,需要询问当地的管理中心,最低首付是多少,从而减少购房带来资金紧张的问题。申请公积金贷款的流程是:借款人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需到银行提出书面申请,填写住房公积金贷款申请表并提供想换资料,需要提供的资料有申请人住房公积金缴存证明;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如身份证,户口本等(若申请人已婚,则需要提供配偶的相关资料以及结婚证);家庭稳定经济收入证明及其它对还款能力有影响的债权债务证明;)公积金中心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银行会对申请人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核,并及时报送公积金中心。公积金中心负责审批贷款,并及时将审批结果通知银行。银行按公积金中心审批的结果通知申请人办理贷款手续,借款人签订相关合同或协议,并将借款合同等手续送公积金中心复核,符合通过后,等待放款。
买二手房可以贷款,贷款流程如下:二手房按揭贷款申请条件 (1)借款人合法的身份证件; (2)借款人经济收入证明或职业证明; (3)借款人家庭户口登记簿; (4)有配偶的借款人需提供夫妻关系证明; (5)有共同借款人的,需提供借款人各方签订的明确共同还款责任的书面承诺; (6)所购二手房的房产权利证明; (7)与售房人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及售房人提供的划款账号; (8)如抵押物须评估的,须由贷款人认可的评估机构出具的抵押物评估报告; (9)所购房屋产权共有人同意出售房屋的书面授权文件; (10)款人要求提供的其他文件或资料。二手房按揭贷款申请材料 (1)买方需要提供的资料 1)身份证(夫妻双方)、暂住证(外地人口) 2)户口本(夫妻双方) 3)婚姻证明(结婚证、离婚证、丧偶证明、单身证明) 4)收入证明或偿债能力证明(单位出示) 5)所在单位加盖公章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单位出示) 6)学历证明(大专以上提供) 7)申请人的贷款银行活期存折 8)银行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2)卖方需要提供的资料 1)身份证(夫妻双方)、暂住证(外地人口) 2)户口本(夫妻双方) 3)婚姻证明(结婚证、离婚证、丧偶证明、单身证明) 4)配偶、共有人同意出售证明(固定格式) 5)房屋产权证 6)出售已购公房、央产房、经济适用房、回迁房须提供原购房合同、协议及有关批准文件 7)银行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0人已浏览
786人已浏览
216人已浏览
31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