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签订集体合同的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该企业是依法成立的独立具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企业。非独立法人企业如果与同级工会组织或职工代...
签订合同的主体需要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签订集体合同应当具备哪些条件企业方: 1、依法成立的企业; 2、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职工方:1、依法建立的企业工会组织;2、未建立工会的,有经职工依法民主推举的代表。集体合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根据劳动部《集体合同规定》第6条规定,集体合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劳动报酬,包括工资水平、工资分配方式和支付办法等;2、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包括每天工作时间和每周工作天数,年休假及其他休息休假等; 3、社会保险和福利,包括养老、工伤、医疗、死亡等待遇,职工住房、生活供应、保健和文化体育设施等; 4、劳动安全与卫生,包括劳动条件、安全设施、防护用品、职工健康检查等; 5、合同期限; 6、变更、解除、终止集体合同的协商程序; 7、双方履行集体合同的权利和义务; 8、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时协商处理的约定; 9、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 10、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约定的其他内容。二、集体合同如何生效集体合同的产生除要经过双方代表协商、职代会审议通过、首席代表签字程序以外,劳动保障部门依法对集体合同进行审查,是集体合同生效的必经程序。集体合同签订后,用人单位应在10日内将集体合同文本及有关说明材料报送劳动保障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在收到集体合同文本后15个工作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日生效。报送单位应以适当方式予以公布。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异议,用人单位就异议事项经协商重新签订集体合同的,应按照报送程序重新报送劳动保障部门审查。
(一)依法审批登记原则。改制为私营企业审批登记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依法进行,以现行的法律、法规、政策为依据,使审批登记工作规范化,经得住司法检验。 (1)依法核定企业性质。改制企业性质决定产权归属和利润分配,是最容易引起争端的事项,要本着对法律、工作和企业负责的精神,依法审批,依法核定,从严掌握。 (2)依法审查登记材料。改制企业申请登记提交的材料必须齐全、合法、有效,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登记材料特别是主要登记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规定的,要补充齐全并符合规定后再予以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依法可以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 这一规定明确了订立合同主体的条件,即当事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部力。而合同的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4人已浏览
206人已浏览
165人已浏览
20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