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为了规范企业破产程序,公平清理债权债务,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中华人...
调查债务人财产状况,制作财产状况报告。调查债务人财产状况是清理债务人财产的前提,通过制作财产状况报告,清理债务人的财产,明确债务人财产的归属...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企业破产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管理人的报酬由人民法院确定。债权人会议对管理人报酬有异议的,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 根据《确定管理人报酬规定》,管理人获得的报酬是纯报酬,不包括因进行破产管理工作需支付的其他费用。人民法院应根据“债务人最终清偿的财产价值总额”,分段确定管理人报酬: (1)不超过100万元的,在12以下确定: (2)在100万元一500万元的部分,在10以下确定: (3)在500万元一1000万元的部分,在8以下确定 (4)在1000--5000万元的部分,在6以下确定 (5)在5000万元一1亿元的部分,在3以下确定 (6)在1亿元一5亿元的部分,在1以下确定 (7)超过5亿元的部分,在0.5以下确定。
1.公平原则。在破产清算中,要对所有的债权人一视同仁,按法律、政策、合同规定的先后顺序,对各债权人的求偿权予以清偿,使债权人在法律规定的原则下,公平分配破产者的财产。 2,合法原则。无论是在和解整顿过程中,还是在破产清算过程中,都必须做到依法办事。企业破产的财务管理不仅需要财务方面的技术方法,而且需要了解很多法律知识,如对破产财产的界定与确认、破产费用的支付和管理,债权的清偿等,都要按《破产法》及其他有关法律依法处理。 3.节约原则。在进行企业破产财务管理时,必须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减少损失。因和解与整顿比破产清算损失要小,相对较为节约,在可行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和解与整顿的方式解决问题只有当和解不可行时,才采用破产清算方式在整顿期间或破产清算时,应尽量节约费用开支。
《新企业破产法解读与适用》是2021年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破产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个必然的经济现象,是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一个健全、完善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应当具备一个有机运行的市场主体法律机制、市场运行法律机制和市场退出法律机制。而规范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从而启动破产和解、破产重整或者破产清算程序来处理债权、债务关系的破产法律规范则构成了市场退出法律机制的核心和关键。破产法律规范包括实体规范和程序规范,前者如破产(或者重整)原因、破产财产的范围、管理人的职权、债权人会议和债权人委员会的职权、破产财产的分配等;后者如破产申请的提出和受理、破产宣告、债权申报、破产程序的中止和终结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697人已浏览
363人已浏览
216人已浏览
24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