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产生劳动纠纷的,劳动者可以和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也可以通过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等途径处理。根据《劳动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
产生劳动纠纷的,劳动者可以和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也可以通过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等途径处理。根据《劳动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不超过本单位工资总额 1%的生育保险费用,国家则采取税前列支的办法来间接资助,可见生育社会保险费用仍然由用人单位负担。至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女职工的生育保险则由国家财政单独承担,个人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没有参加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用人单位,由本单位承担女职工的生育费用。
凡参加生育保险基金统筹单位的已婚女职工计划内生育的,由社会保险机构按每人(次)800元标准一次性拨给生育职工所在单位,由单位统一管理,调剂使用。生育补偿费主要用于女职工产前产后的检查费,住院费,治疗费等。 女职工计划内生育后,职工所在单位申请领取生育保险费,须填报《女职工生育保险申请表》,并附送《计划生育准生证》、《女职工身份证》、《婴儿出生证》、流产、婴儿及产妇死亡的医院开具的有效证明材料。 当年女职工生育待遇截止十一月三十日。 产假期间工资照发
发生劳动纠纷可以找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找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者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也可以去人民法院起诉。 1、调解(找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劳动法》第八十条 在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代表担任。 2、仲裁(找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劳动法》第七十九条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诉讼(找人民法院)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投诉(找劳动行政部门)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制止,并责令改正。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6人已浏览
182人已浏览
279人已浏览
41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