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在下列情形下,个人之间的民间借款合同无效: 1、借贷一方或双方的主体不合格; 2、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借贷合同,并且损害了国家利益的;...
一、在下列情形下,个人之间的民间借款合同无效: 1、借贷一方或双方的主体不合格; 2、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借贷合同,并且损害了国家利益...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在下列情形下,个人之间的民间借款合同无效: 1、借贷一方或双方的主体不合格; 2、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借贷合同,并且损害了国家利益的; 3、借贷双方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4、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如借款给别人去赌博或贩毒的;如果贷款人明知借款用途是非法活动而提供借款的,该借款合同无效,双方还将受民事制裁; 5、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6、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二、在下列情形下,个人与企业之间的民间借款合同无效: 1、企业以借贷名义向职工非法集资; 2、企业以借贷名义非法向社会集资; 3、企业以借贷名义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 4、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
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情况如下:(一)向金融机构提取信贷资金,高利润转贷给借款人,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二)向其他企业借款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转贷给借款人牟利,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三)贷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在违法犯罪活动中仍然提供贷款的;(四)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的;(五)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有效性强制性规定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颁布,将企业之间的贷款纳入民间借贷范畴,受法律保护。在此之前,司法实践一直将非金融企业之间的贷款排除在民间贷款之外。但参与企业借贷的主体,有的是出于自身的资金需求,有的是出于借贷赚取利润。前者是普通企业借贷行为生产经营的需要,只要适度控制借贷程度和规模。后者以盈利为目的从事企业间借贷,风险大,投机性强。出现问题后,对国家整体经济秩序影响很大。在规范时,应注意以下三点:(1)贷款是否为企业自有资金。如果企业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信贷资金,转贷给其他企业牟利,借款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或者企业向其他企业借款或者向本单位员工集资取得的资金转贷牟利,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此类企业之间的贷款应当视为无效。(2)企业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用于犯罪或者从事其他违法活动,仍然提供贷款的,也应当认定为无效。(3)从事经常性贷款业务的企业签订的民间借贷合同视为无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9人已浏览
78人已浏览
210人已浏览
9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