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第六条规定,竞业限制协议中未约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
用人单位要求职工签订竞业限制协议是要给予补偿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职工被迫辞职,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2、经过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 3、工作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
自己辞职一般没有补偿,除非以下情况1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2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3用人单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4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5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6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7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致使劳动合同无效8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致使劳动合同无效9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10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
《》实施之前,国家科委《关于加强科技人员流动中技术秘密管理的若干意见》、劳动部《关于企业职工流动若干问题的通知》以及一些地方规定的期限都是3年。但由于现在科技发展迅猛,知识、技术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一般商业秘密经过两年基本上已丧失了秘密性,因此《法》规定竞业限制的期限最长为2年。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是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前约定的竞业限制期限超过2年,那么在《劳动合同法》施行后这种约定是否仍然有效,在实践中也产生了争议,一种观点认为,竞业限制期超过2年的约定与明显违反《劳动合同法》的强制性规定,因此这种约定在《劳动合同法》施行后变成无效条款。而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虽然《劳动合同法》规定竞业限制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年,但由于双方约定竞业限制期时《劳动合同法》并未施行,因此,根据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原来的约定仍然有效,双方需按原约定执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2人已浏览
150人已浏览
174人已浏览
16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