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进行医疗安全的全员培训,提高职工的忧患意识; 二、提高依法执业、依法行医意识; 三、改善服务态度; 四、狠抓病历书写质量及管理; 五、认...
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医学美容等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企事业法人或机构中,一方或多方当事人认为另一方或多方当事人在提供医疗服务...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医疗纠纷是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之一,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影响社会关系的稳定,同时也会对医疗机构产生不良影响1、影响医疗机构形象2、影响业务秩序3、影响业务管理功能4、增加医院经济负担5、引起防卫性医疗行为6、扰乱医疗关系。所以如何更好地规范医疗行为,防范医患纠纷发生,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既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又有利于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一般来说,医生平时要抓住以下五项工作:1、强化安全意识、风险意识和预防意识2、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提高业务素质3、健全技术规范和工作制度,认真实施4、建立科学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量管理5、严格遵守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等相关诊疗规范的规定。
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遵守医疗服务的职业道德,改善服务态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预防医疗纠纷。医务人员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首要前提,也是衡量医务人员的最低标准。因此,医院应教育医务人员树立敬业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活动,文明行医。2、医疗机构应加强质量管理,堵塞漏洞,这是预防医疗纠纷的有效措施。为了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需要有效保证医疗质量,有效监控影响医疗质量的各个环节。3、提高病历和各种医疗文件的写作质量,加强管理。病历是疾病诊断、治疗和疗效的原始记录,是医学研究的原始资料,是判断医务人员医疗行为是否得当的法律证据。发生纠纷后,病历将成为认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民事法律责任的一种重要依据。重视医疗以外的其他安全问题,减少非医疗因素引发的医疗纠纷。
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改善服务态度,加强责任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重点防范以上多发环节,在临床工作中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按规范进行诊疗操作。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3人已浏览
155人已浏览
202人已浏览
33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