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这意味着根据双方的真实意图产生法律效力。此时,劳动合同的内容对双方都具有法律约束力。《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
集体劳动合同的生效,是指集体合同订立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无效劳动合同是指当事人虽然签订,但国家不承认其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 无效劳动合同的表现为: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 (2)以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 如果当事人一方在订立劳动合同时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制造假象欺骗对方,导致对方上当受骗,造成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理解和判断,从而同意订立劳动合同,则属于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威胁手段是指当事人以可能危害对方人身或财产安全的行为威胁,迫使对方违背意愿与其订立劳动合同。无论是欺诈还是威胁,订立的劳动合同都违反了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其后果是侵犯了一方的权益,因此这种劳动合同没有法律效力。 (3)用人单位免除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无效。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公平原则,其核心意义在于要求劳动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一致。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免除其法定责任,如一律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生死病老与企业无关等。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有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也是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建立、变更和终止的一种法律形式。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劳动关系靠行政手段建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没有自主决定权。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在近几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逐渐有了用人自主权,劳动者也有了自主择业权。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颁布后,要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就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订立劳动合同,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劳动合同的效力,是完成一定的生产劳动过程所必要的条件;对劳动者而言,是参与劳动过程、完成劳动任务并获取劳动报酬的保障。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4人已浏览
177人已浏览
210人已浏览
14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