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按照现行规定,劳动者辞职、擅自离职、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第25条辞退和劳动合同终止(地方有特殊规定的除外)等情况下,企业可以不支付经济...
企业破产职工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本单位工作年限每年支付一个月本人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四)款、第四十六条(六)款和第四十七条规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按照现行规定,劳动者辞职.擅自离职.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第25条辞退和劳动合同终止(地方有特殊规定的除外)等情况下,企业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有以下情况,公司解除合同合法吗,用不用赔偿。1、试用期间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3、严重失职个人欺诈,给使用者造成严重损害的;4、工人同时与其他使用者建立劳动关系,严重影响本公司的工作任务,或者使用者提出,拒绝纠正的;5、劳动合同无效的;6、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1、协商解决通过协商方式自行和解,是双方当事人应首先选择解决争议的途径。同时也是在解决争议过程中可以随时采用的。协商解决是以双方当事人自愿为基础的,不愿协商或者经协商不能达成一致,当事人可以选择其他方式。 2、企业调解是指双方当事人可以选择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的处理方式。这种调解实行自愿原则,具体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只有在双方当事人都同意由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处理该争议,调解委员会才能受理该案件;另一方面是当事人可以不经过调解而直接申请仲裁。此外,由于调解委员会主要是由企业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所以工会与企业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不适合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当事人应直接申请仲裁。 3、申请仲裁若经企业调解委员会调解,双方达不成协议,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均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当事人也可以不经企业调解委员会处理而直接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因处理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缺乏法律依据,所以这类争议是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方面进行协调处理,不可以申请仲裁。除这种争议外,对其他争议而言,劳动争议仲裁是强制性的必经程序。也就是说,只要有一方当事人申请仲裁,且符合受案条件,仲裁委员会即予受理;当事人如果要起诉到法院,必须先经过仲裁,否则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 4、提起诉讼当事人如果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不予受理仲裁决定或通知书不服,可以在规定的时限内向当地基层人民法院起诉。目前法院是由民事审判庭依据民事诉讼程序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审理,实行两审终审制。法院审判是处理劳动争议的最终程序。由此可见,因为企业拆迁而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职工享有经济补偿金的待遇。
不一定,需要看具体情况。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 第二款规定,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的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应当在工作交接时支付。 1、在劳动合同期内(如果劳动者没有过错),公司单方面解除合同是非法解除劳动合同,公司应支付经济补偿金额的两倍。 2、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未提前30天通知劳动者的,应当再支付一个月的工资。 3、《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4、经济补偿的计算是半年内按半个月计算,半年内按一个月计算。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45人已浏览
212人已浏览
195人已浏览
17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