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可变更合同的情形有三种,就包括1、由合同性质和内容决定当事人一方可变更合同。2、当事人双方经协商同意,并且不因此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1、原合同关系有效成立。合同的变更必须以有效成立的合同为对象,凡未成立或无效的合同,不存在变更的问题。2、合同要素发生变化。有效成立的合同要...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已存在着合同关系。合同的变更,是改变原合同关系,无原合同关系便无合同变更的对象。在合同无效、可撤销的合同被撤销、效力未定的合同效力未被追认等情形下,由于不存在合同关系,因此不发生合同的变更。(二)合同内容发生变化。合同内容的变更通常包括:标的变更;标的物数量的增减;标的物品质的改变;价款或酬金的增减;履行期限的变更;履行地点的改变;履行方式的改变;结算方式的改变;所附条件的增添或除去;单纯债权变为选择债权;担保的设定或消失;违约金的变更;利息的变化等。(三)合同的变更须依当事人协议或依法律直接规定及裁决,有时依形成权人的意思表示。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而变更合同,法律效果可直接发生,不以法院的裁决或当事人协议为必经程序。合同的变更须经法院裁决程序的,不论是撤销还是变更,均须经过法院裁决。合同的变更基于形成权人单方意思表示的,例如选择权人行使选择权,当事人一方使合同变更。除此以外的合同变更,一律由当事人各方协商一致。(四)须遵守法律要求的方式。对合同的变更法律要求采取一定方式,须遵守此种要求。当事人协议变更合同,有时需要采有书面形式,有时则无此要求。违约而变更合同一般不强求特定方式。
(1)订立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已经修改,致使原来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法全面履行,需要作出修改;(2)企业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转产,原来的组织仍然存在,原签订的劳动合同也仍然有效,只是由于生产方向的变化,原来订立的劳动合同中的某些条款与发展变化的情况不相适应,需要作出相应的修改;(3)上级主管机关决定改变企业的生产任务,致使原来订立的劳动合同中有关产量、质量、生产条件等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需要作出相应的修改,否则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4)企业严重亏损或发生不可抗力的情况,确实无法履行劳动合同的规定;(5)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同意对劳动合同的某些条款作出变更,但不得损害国家利益。
可变更合同的条件:可变更合同在我国现行《》和《民法典》里称为可变更、可撤销合同。可变更合同的情形:(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1、表意人因为误解作出了意思表示;2、表意人对合同的内容等发生了重大误解;3、误解是由误解方自己的过失造成的;4、误解是误解一方的非故意行为。(二)显失公平的合同1、合同在订立时就显失公平;2、一方获得的利益超过了法律所允许的限度;受害的一方在订立合同时缺乏经验或情况紧迫。(三)因欺诈、胁迫而订立的合同(四)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劳动合同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无法履行,用人单位可与劳动者协商,对劳动合同进行变更,如果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在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般有如下情形:(1)订立劳动合同所依据的已经修改或者废止。(2)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用人单位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或者根据市场变化决定转产、调整生产任务或者生产经营项目等。(3)劳动者方面的原因。如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发生变化、劳动能力部分丧失、所在岗位与其职业技能不相适应、职业技能提高了一定等级等,造成原劳动合同不能履行或者如果继续履行原合同规定的义务对劳动者明显不公平。(4)客观方面的原因。这种客观原因的出现使得当事人原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权利义务的履行成为不必要或者不可能。这时应当允许当事人对劳动合同有关内容进行变更。主要有:由于不可抗力的发生,使得原来合同的履行成为不可能或者失去意义。不可抗力是指当事人所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自然灾害、、战争等。由于物价大幅度上升等客观经济情况变化致使劳动合同的履行会花费太大代价而失去经济上的价值。这是的民法变更原则在劳动合同履行中的运用。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0人已浏览
109人已浏览
110人已浏览
13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