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军龄不满10年的不再安置,采取买断的方式:每年4.7万+住房补贴+服役津贴+6个月工资。 2、军龄满10年干龄满6年但军龄不满16年的,...
1、军龄不满10年的不再安置,采取买断的方式:每年4.7万+住房补贴+服役津贴+6个月工资。 2、军龄满10年干龄满6年但军龄不满16年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军龄不满10年的不再安置,采用买断方式:每年4、7万 住房补贴 服役津贴 六个月的工资。2、军龄满10年,工龄满6年,军龄不满16年的,采用应金制度,前10年每年3年.2万,10年后每年5、四万,并给予解决住房问题的办法,转业后每月发工资的百分比(根据服务年限和立功情况),医疗保险费自行支付;也可选择计划安置。军龄满16年的,采取自主择业(退休金较以前有所增加,每月发工资的百分比,并解决住房和医疗问题),也可选择计划安置(参加公务员考试,立功加分,考试分低者自主择业)。四、军龄满25年的,也可选择退休安置。五、地方大学入伍期间计算军龄。六、2010年实施。《四川省接受安置军队转业干部条件试行意见》军队转业干部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进入成都市安置:1、转业干部入伍时为成都市常住户口,并经成都市辖区、市、县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批准入伍。二、非成都市入伍的转业干部,配偶婚前为成都市常住户口的,结婚时间必须满2周年。其中:配偶婚前为成都市郊区户口,后调(迁)入城区,干部转业在城区安置的,配偶常住户口必须满1周年;转业干部再婚前符合进入成都市安置条件的,再婚时间必须满1周年。非成都市入伍的转业干部,配偶随军调(迁)进入成都市,取得成都市常住户口必须满2周年。配偶随军调(迁)进入郊区,然后由郊区随军调(迁)进入城区,干部随军调(迁)进入城区,配偶取得城区常住户口必须满1周年。非成都市入伍的双军干部,同时转业需要进入成都市安置,其中一方在成都市驻军服役必须满2周年,且符合随军条件的;一方转业,留队一方在成都市驻军服役满2周年,且符合配偶随军条件的。父母(配偶父母)调(迁)进成都市,取得成都市常住户口已满1周年,且有父母(配偶父母)常住户口所在地区、市、县人事局或父母(配偶父母)所在地中央驻蓉单位和省、市属单位主管人事部门出具父母(配偶父母)身边无子女证明的,可由出具证明的区、市、县或单位负责接收安置。六、在偏远艰苦地区或从事飞行、舰艇工作满10周年,并从艰苦地区(岗位)转业和战时获得二等功以上奖励,其配偶或父母(配偶父母)在成都市有常住户口的。八、转业干部凡系高校毕业分配入伍,入学前在成都市有常住户口。
退出现役的士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作转业安置: (一)服现役满10年的; (二)服现役期间荣获二等功以上奖励的; (三)服现役期间因战、因公致残被评为二等、三等伤残等级的; (四)服现役未满10年,国家建设需要调出军队的; (五)符合退休条件,地方需要和本人自愿转业的。
军官转业安置新政策: 第一条为了做好军官转业安置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五十九条“军官退出现役后,由国家妥善安置”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转业军官原则上由本人原籍或入伍时所在的地区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地、市”)负责在本辖区内安置。对有特殊情况确需在其它地、市安置的,可给予适当照顾。 第三条安置转业军官是一项长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全省一切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包括国务院各部委所属驻陕单位和军队管理的企事业单位)都有安置转业军官及其随调家属的义务。各级政府、部门和接收单位必须服从国家大局,克服困难,积极接收、切实做好安置转业军官工作。 第四条军官转业安置工作,在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进行。 省、地(市)两级可根据安置工作的需要,成立军官转业安置工作小组,下设军官转业安置办公室,承办军官转业安置的日常工作。 【章名】第二章移交与接收 第五条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当年的部署和安置计划,转业军官档案和移交、审查和接收工作,由省军官转业安置办公室统一组织实施。 第六条转业军官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由我省接收安置: (一)原籍陕西或从陕西入伍(不含外藉在陕西就读的大中专院校学生毕业分配入伍,下同); (三)夫妇均系外省籍,其中一方在陕西系全民所有制或大集体单位职工,并且连续工作十年以上; (四)“双军人”夫妇同时转业,其中一方原籍陕西或从陕西入伍; (五)转业军官系外省籍,其父母或岳父母定居陕西,在当地有正式户口,在陕西无子女,需要照顾; (六)陕西急需的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七条移交与接收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转业军官及随调爱人的档案、材料,由军队大军区或相当于大军区一级单位派出的移交组或委托省军区、省武警总队向我省移交; (二)移交前,军队方面应按要求填写有关表报,并提出移交计划; (三)移交时,转业军官及其随调爱人的档案、材料必须真实、齐全,不齐全的应在限定的时间内补齐; (四)省军官转业安置办公室或授权单位负责审查和接收转业军官的档案及有关材料; (五)省人事、劳动部门或授权单位分别负责审查和负责接收随调爱人中干部、工人的档案及有关材料; (六)不按安置计划或规定时限移交的,我省不予接收。 【章名】第三章分配与安置 第八条转业军官分配实行以“块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办法。回原籍或入伍地安置的转业军官,由所在地、市分配。需在省属和国务院各部委所属(以下简称部属)驻西安地区单位安置的转业军官,由省军官转业安置办公室直接分配;到省属、部属驻西安地区以外单位的,由所在地、市分配。 第九条安置转业军官,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含地区行署)下达指令性计划,主要分配到各行各业的基层单位。需要增加干部的系统和新建、扩建单位应首先从转业军官中补充。 在指令性计划分配的前提下,可以采取推荐、选用等做法,尽量做到分配合理,使用得当,人尽其才,各得其所。 第十条安置转业军官实行近亲回避制度。回避的重点是党政机关和政法、金融系统。回避的对象主要是在干部岗位尤其是领导岗位上的父母、配偶、兄弟、姐妹等亲属。回避的方法是:亲属在党政机关的,不在同一部门或单位安置;亲属在业务性质相近的系统的,实行交叉分配;亲属在同一大系统的,通过系统内部调整分配。 第十一条安置计划下达后,安置部门要注意掌握计划的执行情况。发现分配不够合理或情况发生变化确需重新考虑的,要适时研究解决。但调整人数应从严掌握。 第十二条在从严控制大城市人口的原则下,经我省接收的转业军官,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在西安地区安置(含省、部属驻西安单位和西安市属单位); (一)原籍西安或从西安入伍(不含原籍其他地区在西安就读大中专院校学生毕业分配入伍,下同); (二)配偶原籍西安,户口现在西安,结婚三年以上; (三)配偶随军在西安系全民或大集体正式职工,连续工作时间六年以上; (四)“双军人”夫妇同时转业,其中一方原籍西安或从西安入伍; (五)其父母或岳父母定居西安,户口现在西安,在西安无子女,需要照顾; (六)个别在其它地市无法对口安置,需要在西安地区对口安置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三条转业军官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给予照顾安置; (一)在部队荣立二等以上军功的; (二)因战斗、训练或抢险救灾致残的二等乙级荣誉军人; (三)在边防、海岛从事飞行、潜艇工作二十年以上的。 照顾安置是指:①在分配去向上,除了回原籍或入伍地外,也可到其父母或爱人所在地区安置,其中获二等功以上人员可在地区(市)所在县(区)安置;②安排工作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照顾本人专长和志愿。 第十四条有条件的地、市,可制定优惠政策,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基础上,动员和鼓励一部分转业军官从平原县到山区县工作。 第十五条转业军官的职务安排,应当按照接收单位的工作需要和干部“四化”的要求,根据本人的德才表现和具体条件,参考原任职务,在不改变干部身份的前提下,分配适当工作。实行聘任制的部门和单位,应优先聘用转业军官。未安排相应职务的师、团职军官,分别享受地、县级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 第十六条随调爱人的工作安排,按照“干部由人事部门安置,工人由劳动部门安置”的分工,分别由人事、劳动部门负责,下达安置计划,解决安置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做到与转业军官同时接收,同时安置,同时发出报到通知。 【章名】第四章定位与培训 第十七条各地、市和接收单位应在接受安置任务后两个月内,做好转业军官的定职定位工;暂时不能安排任务的,可只定位不定职。并应填写定职定位表一式三份,报省安置部门审查,由省安置部门统一向部队发出报到通知。 第十八条转业军官根据地方安置部门的通知,持部队师以上单位政治机关行政介绍信,经省或地(市)军官转业安置部门办理手续后,到接收单位报到。公安、粮食、银行、教育等有关部门凭安置部门的介绍信,应迅速落实转业军官的户口、粮食、工资和子女上学入托等问题。 第十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和接收单位要积极解决转业军官的住房问题。在安排职工住房时,应优先照顾转业军官的急需。 第二十条按照“先培训后上岗”、“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除对口安置的专业技术人员外,转业军官离队报到后均应进行半年左右的专业培训。 培训转业军官由省统一规划,采取“条条”和“块块”相结合,按专业或行业集中培训的办法。地、市和省、部属单位接收数量大的,分别按“块块”和“条条”组织培训;接收数量小的由省统筹安排。 【章名】第五章奖惩 第二十一条对每年安置工作和培训工作完成任务好、对成绩突出的地区、部门和单位,由省军官转业安置工作小组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二条对无正当理由,拒绝承担或不按计划完成安置任务的部门和单位,可作如下处理: (一)对不认真执行政府下达的分配安置计划,不按时完成安置任务的部门和单位由军官转业安置部门责成其限期完成安置任务; (二)对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安置任务的部门和单位,由人事、劳动部门暂停其招收录用和调入干部、工人; (三)对拒绝承担安置任务的部门和单位,由同级政府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主要领导责任,责令其写出书面检查,限期完成安置计划。 第二十三条对于在安置工作中,不按政策规定办理的单位和人员,视其情节分别作如下处理: (一)转业军官及其随调爱人的档案、材料不真实、不齐全或弄虚作假的,我省不予接收;接收后发现作假的退回原单位; (二)转业军官未经省或地、市、安置部门许可,逾期不报到者,安置部门应撤销分配计划,并将档案退回部队; (三)各级从事军官转业安置工作的人员违背组织原则,违反政策规定,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索贿受赌的,必须严肃查处,追究责任,给予纪律处分。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章名】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由省军官转业安置工作小组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省政府过去有关规定凡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本办法规定执行。 以上为《陕西省军官转业安置工作暂行办法》,军官转业安置新政策还没有发布。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546人已浏览
3,019人已浏览
2,128人已浏览
38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