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重体力劳动者延迟退休的主要原因在于养老金双轨制。我国将采取一年提高几个月的推广方式,逐步延迟退休年龄,及时出台解决养老金双轨制的措施,但目前...
法律法规没有对工伤职工,在什么情况下属于繁重体力劳动的规定。国家标准对重体力劳动的规定,是对所有职工而言,体力劳动按强度进行分级,共分为Ⅰ级...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是指国家标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中规定的第三、四级体力劳动的劳动。第三级体力劳动就是在8小时工作日内,人体的平均能量耗费为1764大卡,净劳动时间为350分钟,相当于重强度劳动。例如,建筑工地现场的搬运工、搅拌工等。第四级体力劳动就是在8小时工作日内,人体的平均能量耗费为2700大卡,净劳动时间为370分钟,相当于“很重”强度劳动。例如,煤厂的煤仓装煤工等。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是中国制定的劳动保护工作科学管理的一项基础标准,是确定体力劳动强度大小的根据。应用这一标准,可以明确工人体力劳动强度的重点工种或工序,以便有重点、有计划地减轻工人的体力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实施,代替GB/T根据2017年第6号公告和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结论,自2017年3月23日起,该标准废止。扩展资料: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是中国制定的劳动保护工作科学管理的一项基础标准,是确定体力劳动强度大小的根据。应用这一标准,可以明确工人体力劳动强度的重点工种或工序,以便有重点、有计划地减轻工人的体力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Ⅰ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3558.8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61%,即净劳动时间为293分钟,相当于轻劳动。Ⅱ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5560.1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67%,即净劳动时间为320分钟,相当于中等强度劳动。Ⅲ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7310.2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73%,即净劳动时间为350分钟,相当于重强度劳动。Ⅳ级体力劳动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11304.4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77%,即净劳动时间为370分钟,相当于“很重”强度劳动。
三级体力劳动强度是指国家标准《体力劳动强度分极》(BG3869-83)中规第Ⅲ一级体力劳动强度。劳动强度的大小是以劳动强度指数来衡量的。劳动强度指数由平均劳动时间率和平均能量代谢率两个因素组成。劳动强度指数越大,体力劳动强度越大。相反,体力劳动强度低。标准规定劳动强度指数小于15,体力劳动强度为Ⅰ级;大于15小于20Ⅱ级;大于20小于50Ⅲ级;大于50,Ⅳ级。如果需要了解劳动强度,可以请当地劳动部门劳动安全卫生检测站进行实际测量和计算。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63人已浏览
1,272人已浏览
185人已浏览
71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