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未取得房产证但可以确定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规定是:离婚时,双方对尚未取得所有权或者完全所有权的房屋有争议且协商不成的,人民法院不宜判决房屋...
离婚时,没有取得房产证的房屋,在双方协商不一致的情况下,法院是不会对其房屋的所有权的归属进行判决的,只是会根据的实际情况来判决由哪一方当事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这种情况双方可以就此问题拟定协议将情况明确说明,并签字确认。但是律师提示,虽然可以签订协议,但是我国对于房产的权属确认采用的是登记主义,就是说房屋登记在谁的名下法律就认可谁为房屋的权利人。如果存在异议需要通过诉讼途径对权属进行重新的确认。因此这种做法对于出资人来讲风险还是较大的。近几年随着房价的上涨实践中类似案件屡见不鲜,律师在此作一提示。
没有房产证的房子不能过户。因为过户需要携带房产证、房产转移登记申请表、已设定抵押权的房屋,需要提交抵押权人同意的书面文件,没有房产证自然谈不上过户。而且根据法律规定,未依法取得房产证的房屋不能转让。
对于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尚未取得所有权或者尚未取得完全所有权的房屋,应当按照如下原则处理: (1)首先应当由双方进行协商,具体协商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房屋的价值;二是双方离婚后房屋归哪一方使用,以及取得完全所有权后归属所有;三是获得房屋的一方应当向对方支付的补偿款的数额及支付方式。双方自愿达成分割协议的,双方就要根据协议的约定履行,如果一方违反协议的约定,拒不履行协议内容的,另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按照协议履行、承担违约责任。当然,如果该协议内容依法无效,或者被依法撤销的除外。 (2)如果双方不能协商一致的,法院仅处理房屋的使用,而不处理房屋的所有。 (3)在法院对该房屋的使用作出判决之后,该房屋取得完全所有权的,如果双方当事人不能就该房屋的价值和归属协商一致而发生争议的,可以另行向法院提起诉讼。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6人已浏览
169人已浏览
142人已浏览
9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