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在使用质押担保时,当事人应注意以下五个问题: (1)质押的财物,应符合法律的规定,即法律允许流通和可以强制执行的财物。 (2)使用质押担保,...
签订股权质押合同,办理质押登记,可在合同中约定保障性条款,谨慎选择出质股权。 签订前:1、质权人应注意审查出质人的主体资格;2、质权人应认真...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不得约定事项 当事人不得在质押合同中约定当债务履行期届满债权人未获清偿时,质物的所有权即转归债权人所有。有违法律规定。 2、意外事件的处理办法 质押合同当事人可在合同中约定,如因不可抗力原因致使合同需作一定删节、修改、补充时,不应免除或减少合同当事人的相关权利或义务。最大程度的减少因偶发事件所产生的风险和纠纷。 3、引发争议的解决途径 注意,在质押合同中明确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解决的途径,可先进行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履约过程中的费用和诉讼费用的承当方可在合同中给予协商确定。 综上,签订质押合同时应明确具体内容,采用书面形式,依照法律规定来办理,以免引起法律纠纷,损害双方利益。
在使用担保时,当事人应注意以下五个问题: (1)质押的财物,应符合法律的规定,即法律允许流通和可以强制执行的财物。 (2)使用质押担保,当事人必须签订书面的质押合同。质押合同内容主要包括:被担保的主债权种类、数额:履行债务的期限;质物的名称、数量、质量、状况;质押担保的范围;质物移交的时间;当事人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 (3)质押担保的范围主要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质物保管费用和实现质权的费用。 (4)质权人负有妥善保管质物的义务。因保管不善致使质物灭失或毁损的,质权人要承担。 (5)实现质权的途径,一般是折价,拍卖或变卖三种途径。质物折价或拍卖、变卖后,其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出质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当事人设立质押担保的注意事项为,出质的财产应属于出质人有权处分的财产;出质的财产不能属于不得出质的财产;以及质权人与出质人需要依法订立书面的质押合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3人已浏览
338人已浏览
120人已浏览
27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