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希望帮到你。 法律规定的继承权,只是继承人享有的一种期待权,如果被继承人没有死亡,继承关系就不会发生,只有在被继承人死亡以后,继承权才会成为...
你哈,关于继承的房产再出售个人所得税交多少,首先本公证员要告诉你,房产证是你母亲的名字,而且她已经过世了,只剩下一种过户方法,那就是办理继承...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现行法律及税收政策,一般适用20%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只要转让就会交,不受期限限制。
需要交纳。继承房屋再次出售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和赠与房屋再次出售相同,其税基同样是房屋实际成交价减去房屋原价及受赠人支付的相关合理税费后的余额,税率为20%。在房产交易税里,普通住宅5年之内:{售房收入-购房总额-(营业税++费+)}×20%;5年以上(含)5年以下的普通住宅:(售房收入-购房总额-印花税)×20%。出售公房:5年之内,(售房收入-经济房价款-土地出让金-合理费用)×20%,其中经济房价款=建筑面积×4000元/平方米,土地出让金=1560元/平方米×1%×建筑面积。5年以上普通住宅免交房屋交易税的个人所得税。 1、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转让房屋有关税收征管问题的通知》的规定,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建设部关于个人住房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个人转让自用5年以上,并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2、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收政策执行中几个具体问题的通知》第四条的规定,个人将通过受赠、继承、等非购买形式取得的住房对外销售,其购房时间按发生受赠、继承、分割行为前的购房时间确定。个人需持其通过受赠、继承、财产分割等非购买形式取得住房的合法、有效法律证明文书,到地方税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因此,个人继承的房产再出售时,购房时间可按发生继承前的购房时间确定,若购房时间已超过5年且属于家庭唯一生活用房,在出售时可免征个人所得税。
一、赠予的房产出售时r(1)营业税:与继承房产相同。r(2)个人所得税:只能采取核实征收。因赠予的房产取得的成本很低,只有很少过户税费,在卖出时近差额核实征收的基数就非常高,个税=(评估价-转让过程的税费-原值0)*20%。也就是几乎是按全额征收20%的个税。r出售赠予来的房产r1.不满5年的:r(1)契税:同上r(2)营业税:不满2年的5.6%,满2年免征。r(3)个税:核定征收,接近评估值的20%r2.满5年的:r(1)契税:同上r(2)营业税:普通住房免征,非普通住户按“评估价-房证原值”的差额征收5.6%r(3)个税:核定征收,接近评估值的20%r二、继承的房产在出售时r(1)营业税:从已故的被继承人购买该房产的日期算起(不是按继承人取得该房产时间),满2年的普通住房免征营业税,不满2年征收营业税。非普通住宅不论是否满2年都要收5.6%营业税。r(2)个人所得税:从已故的被继承人购买该房产的日期算起,满5年且是继承人的家庭唯一住房的,卖出时免征个人所得税,否则要征收个税。个税的可以采取核实征收,即“(出售房产所得-房产原值-转让过程中的税费)*20%”,需要提供相关资料;也可以采取核定征收,即按房产现值(实际操作中一般是现在的评估价)收1%的个税(非普通住房收1.5%)。因在现实操作中,通常都不能提供相关资料,无法核实房屋原值,一般都是按核定征收。r出售继承来的房产r1.不满5年的:r(1)契税(根据买房人的情况,首套1%,二套3%,非普通住房不论首套二套都是3%)r(2)营业税:不满2年的5.6%,满2年免征。r(3)个税:普通住房1%,非普通住房1.5%r2.满5年的:r(1)契税:同上r(2)营业税:普通住房免征,非普通住户按“评估价-房证原值”的差额征收5.6%r(3)个税:是继承人的家庭唯一住房的免征,非唯一的收1%(普通住房)或1.5%(非普通住房)。r三、三种过户方式的费用:r1.以继承方式过户r公证费、登记费。几百元可以搞定r2.赠与方式过户r契税3%,印花税r3.买卖方式过户r契税1%(二套3%);营业税5.6%(满2年的普通住房免征);个税可按核实征收(收差额的20%)或核定征收(全额的1%),一般是按核定征收。r注意:直系亲属之间的过户,目前在目前没有遗产税的情况下,继承是费用最低的。以继承方式过户,存在一个麻烦,如果房产所有人生前没有留下遗嘱(需要公证才有法律效力)将房产留给某一个人,那就要按法律界定有多少个继承人。如果继承人很多,又想将房产过户到其中一个人名下,就需要其它拥有继承权的人必须公证承诺放弃遗产继承权,只要有一个人不同意,就无法过户。所以,房产所有人生前最好先留下遗嘱安排好该房产由某一个人继承,并做公证。r但继承必须在房产所有人去世后才能实行,若担心将来开征遗产税,父母想提前将房产转给子女,最好以买卖方式过户,而不要用赠予方式,否则将来子女出售此房产时会被征收高额的个税,得不偿失。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83人已浏览
1,070人已浏览
1,609人已浏览
18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