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宅基地使用权随房屋转移的原则。农村房屋发生买卖、继承、赠与等法律事由的,其所占宅基地的使用权随房屋所有权而转移。 1984年最高人民法院...
最新农村房屋买卖政策是怎样的,关于农村房屋买卖政策规定还是比较多的,有一些行政规章或政策对农村房屋买卖问题作了规定。如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农村房屋可以买卖,但是农村的房基地不可以随意买卖。 如果本人已经进城或者离开农村,要把老家在农村的房子出售,不可以买给有城市户口的人但可以买给同村的村民,或经有关部门批准落户的农民,当然只能算建筑物的钱了,土地是不能算钱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62条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故村民在取得新宅基地之后,不应继续占有原宅基地,必须及时退交村委会,由村委会依照村庄规划方案另行安排。 我国的土地属于全民所有或农民集体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条第三款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该法第六十三条还规定,“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
农村宅基地买卖问题: 首先,房屋买卖必然涉及宅基地买卖,而宅基地买卖是我国法律、法规所禁止的。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宅基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国务院办公厅1999年颁布的《关于加强土地转让管理严禁炒卖土地的通知》规定:“农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也不得批准城市居民占用农民集体土地建住宅,有关部门不得为违法建造和购买的住宅发放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国家土地管理局[1990]国土函字第97号《关于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具体应用问题请示的答复》也明确规定:原宅基地使用者未经依法批准通过他人出资翻建房屋,给出资者使用,并从中牟利或获取房屋产权,是属“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违法行为之一。 其次,宅基地使用权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的权利,与特定的身份关系相联系,不允许转让。目前农村私房买卖中买房人名义上是买房,实际上是买地,在房地一体的格局下,处分房屋的同时也处分了宅基地,损害了集体经济组织的权益,是法律法规明确禁止的。 第三,目前,农村房屋买卖无法办理产权证书变更登记,故买卖虽完成,但买受人无法获得所有权人的保护。 第四,认定买卖合同有效不利于保护出卖人的利益,在许多案件中,出卖人相对处于弱者的地位,其要求返还私有房屋的要求更关涉到其生存权益。 农村宅基地买卖合同的效力以认定无效为原则,以认定有效为例外,如买卖双方都是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经过了宅基地审批手续的,可以认定合同有效。
让房屋降低金融属性,回归居住属性,在业内人士看来,若想要稳定预期则必须通过建立更多的楼市长效机制来解决 张大伟表示,无论是发展和规范房屋租赁市场,还是让企业在购地时需要自持部分产权并强制规定经营年限,其实都是在建立一种楼市发展的长效机制,而这种长效机制此前则处于缺失状态“从政策预期看,下一步应加快住房、土地供应、房地产税收、租赁等制度以长效机制引导市场稳预期” 严跃进表示,除了对于租房市场的规范以外,楼市的长效机制还包括了如房产税以及从期房销售转为现房销售等产品结构的改变 央行在《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7)》中也写到,要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明确近、中、远期城镇建设用地和土地供给规划,将城镇户籍人口与公益及建设用地指标挂钩,稳定预期可探索建立和完善土地当量制度,通过交易在全国范围实现综合占补平衡,提高土地在全国范围内的集约利用 与此同时,央行认为,未来还要积极完善中小城市发展基础,提高中小城市吸引力;并加强住房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继续做好房地产金融调控,在支持居民合理自住购房的同时,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同时积极发展长期公共租赁住房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97人已浏览
997人已浏览
2,385人已浏览
1,04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