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公司出警告信给员工造成名誉损坏怎么办

2023-05-31 21人已浏览
  • 王焕坤律师

    王焕坤律师专职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擅长:公司法、合同纠纷、债权债务

    近期30天 评分:5.0 服务人数:776

    在线咨询
专业分析
可以起诉公司。侵害、损坏个人名誉首先这是侵权行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对于情节严重、造成了危害后果则涉嫌了诽谤罪,须追究刑事责任,受刑法调整。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诬告陷害他人可以怎么判? 1、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如果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诬告陷害罪的,将会受到从重处罚; 3、如果诬告陷害行为导致他人被错判死刑的,应以诬告陷害罪与故意杀人罪中以最重的刑罚进行处罚。 综上所述,可以起诉公司。侵害、损坏个人名誉首先这是侵权行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对于情节严重、造成了危害后果则涉嫌了诽谤罪,须追究刑事责任,受刑法调整。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二、名誉权有哪些分类? 1、公民名誉权,名誉权可分为公民的名誉权和法人的名誉权,公民的名誉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在何新闻报道、书刊杂志在对真人真事进行报道、评论、传播时都不得与事实不符,而影响公民原有的社会评价。任何人都不得以侮辱、诽谤的方法,损害他人的名誉。任何人不得捏造事实.陷害他人 败坏他人名誉; 2、法人名誉权,法人的名誉权内容与公民的名誉权相比,由于其不具有如公民一般的情感,所以其内容有所狭窄,主要包括:任何新闻报道、书刊杂志在对法人进行报道怦论时,必须真实,与事实相符,任何人不得捏造事实,散布与法人真实状况不符的消息,败坏其名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以上律师普法内容,供参考了解。由于每个案件或纠纷的发生背景都不一样,解决方式可能不同,为了更好的帮您解决问题,保障您的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咨询律师详细说明情况,让律师为您提供解决方案。
以上内容为法师兄与律师联合制作,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如果还不明白,看再多也不如问一下,让律师告诉你答案,99.3%的用户选择
11,079位律师在线累积服务3,700万人/次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
  •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来处理
  • 刑罚的轻重高低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相适应
相关问题热门关注
法师兄 律师普法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