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单位不配合的那就得花费的时间在1到2年之间,案件平均经历时间为462天。确认劳动关系用了15个多月时间。单位为逃避责任,不进行工伤认定、不承认劳动关系、程序上拖延时间。像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工伤程序分三个主要阶段: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待遇索赔。但实际上在开始认定工伤之前工人就不得不在确认劳动关系的环节上花费大量时间。对于大多数工人来说没有劳动合同,也很少有工作证、工资条、出入证等证据。往往发生工伤后用人单位不承认其劳动关系,这便需要走法律程序来确定劳动关系,而这一过程又要经过仲裁、一审、二审三个阶段。漫长的索赔路程使工人无法承受往往选择接受不平等的调节,拿点钱了事。在调查案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或司法鉴定机构确定伤残级别的59件案例中,调解达成的赔偿数额占依法计算的申请数额的平均比例是65.85%,一半多点。可见在私了和解中,工人为避免繁琐的法律程序不得不选择牺牲自己的部分权益。且复杂的鉴定程序往往会使用人单位故意拖延,甚至很多单位利用这些程序来获取足够的时间转移资产乃至注销公司,最终农民工在经历了长时间财力物力的消耗后拿不到任何赔偿。这样给工人家庭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
针对工伤超过多长时间认定才能确定不能认定了,看完你还不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了工伤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的情况。发生工伤事故,用人单位应在30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不提出的,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一年内,可提出申请。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工伤认定作出后,职工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相关专题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