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强制交易行为?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列出了十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其中包括强制交易行为。强制交易行为是对正常社会竞争的损害,是对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的损害。它剥夺了消费者的选择权,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规则。这里所说的强制交易是指强制或者限制他人交易的行为。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规定,强制交易可分为以下三类:一、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的行为。二、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经营者的商品的行为。同时也包括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者限制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的行为。三、经营者销售商品,违背购买者的意图,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的行为。对于强制交易行为,用户或者消费者完全可以拒绝与之交易。用户和消费者对于与谁交易具有选择权。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能强制交易,不能剥夺用户和消费者的交易选择权。对于强制交易行为,用户和消费者可以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由有关机关来处理。如果是消费者,还可以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反映情况,以维护自己的权益。对于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强制交易行为,可以到其上级机关进行反映举报,由其上级进行处理。由于强制交易受到...查看原文
2强制交易怎么办
强买强卖行为违法,可能构成强迫交易罪,受害者可以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行为人存在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务等行为,并且犯罪金额达三千元以上时,构成强迫交易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情形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遇到强买强卖,应该如何处理一是寻求行政机关救济。当消费者遇到强买强卖时,应当注意收集证明对方强买强卖的客观有效证据,随即向公安机关报警寻求帮助。二是司法救济,运用暴力、威胁手段强迫交易达到一定程度有可能构成强迫交易罪,当消费者面临强买强卖情节严重时,可以及时寻求司法救济。《刑法》第二百二十六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手段,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强买强卖商品的;(二)强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务的;(三)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投标、拍卖的;(四)强迫他人转让或者收购公司、企业的股份、债券或者其他资产的;(五)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特定的经营活动的。...查看原文
3强制交易的特征
强制交易的侵权行为有以下几个特点:1.强制交易行为是一种商业侵权行为。商业侵权行为是发生在商业领域的侵权行为,行为人或者受害人是商事主体。如果不是在商业领域中,也不可能发生强制交易行为。在强制交易行为中,行为主体即主动交易一方的身份一定是商事主体,是从事商业交易行为的人。受损害一方的身份没有一定的限制,则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强制交易行为的受害人。2.强制交易行为的行为方式是强制缔约,强制履行债务。在强制交易行为中,行为人与受害人之间并没有成立合同关系,有的根本就没有进行协商,有的虽然是进行过协商,但并没有最后签署合同。而主动交易的行为人一方强制确认与对方成立了合同关系(强制缔约),并强制对方履行合同,承担债务(强制履约)。在一般情况下,强制交易发生在一方当事人享有优越的商业地位,能够利用其优越地位而强制缔约并强制履约的商业领域当中。如果没有这样的环境,也就不会发生强制交易行为。这是强制交易行为的一个突出特点。3.强制交易行为侵害的是财产权利。就一般的商业侵权而言,行为所侵害的客体应当是商业利益或者权利。但是在强制交易行为中,由于侵权行为人是商事主体,而受害主体是其他任何人,因此,造成损害的...查看原文
4哪些行为属于强制交易?
我们购物时有挑选商品的权利,但有些商家为了自己能够掌握主动权,限制消费者购买的商家,可能想要买的那几种商品就只能在一家或是两家商店才有的买,构成强制交易让消费者没得选择。实际情况中,确定是强制交易行为的,主要包括下面7种情形:1、限定用户、消费者只能购买和使用其附带提供的相关产品,排斥其他同类商品;2、排斥其他的经营者,限定用户、消费者只能购买和使用其指定的经营者生产或者经销的商品;3、强制用户、消费者购买其提供的不必要的商品及配件;4、强制用户、消费者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不必要的商品;5、以检验商品质量、性能等为借口,阻碍用户、消费者购买使用其他经营者提供的符合技术标准要求的其他商品;6、对不接受其不合理条件的用户、消费者拒绝中断或削减供应相关商品,或滥收费用;7、其他限制竞争的行为。实际中,强制交易既影响商家,又影响买家。强制交易的,商家或者消费者完全可以拒绝跟对方继续交易下去。按照法律上的规定,消费者们对于跟谁交易有选择权,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能强制交易,不能剥夺用户和消费者的交易选择权。...查看原文
5强制交易的主体怎么确定?
现在的商家为了能够坐稳自己的买卖,通常是同一行业的上下链的一家两家联合起来,商家之间团结虽然有一定的保障,但是也有可能构成强制交易。其实,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规定,强制交易可分为以下三类:1、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的行为。2、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经营者的商品的行为。同时也包括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者限制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的行为。3、经营者销售商品,违背购买者的意图,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的行为。所以,按照这个分类来看,实践中能够成为强制交易的主体包括公用企业是实施该行为的特定主体,不具备独占地位的经营者,以及非经营性的政府机关,都不是强制性交易行为的主体。如果确定是这些主体,还需要具备下面几个要件才会被认定为强制交易:1、公用企业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的交易行为侵犯的是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公平竞争机会和对商品的选择权;2、要求强制交易的商家们主观上就是想排挤其他经营者;3、像一般侵权一样,商家们的强制交易行为给其他商家或者是消费者带来一定的损失。确定构成强制交易的,受到利益损失...查看原文
6强制交易侵犯了哪方权利
强行交易侵犯消费者自主选择权与公平交易权。自主选择权是指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消费需求,自主选择自己满意的商品或服务,决定是否购买或接受的权利。它是消费者的一项权利。《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其他不合理的条件,不得进行欺骗性的有奖销售或以有奖销售为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或进行巨奖销售;政府及其部门不得滥用权力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或本地产品流向外地,也是对消费者选择权的有力保护。公平交易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享有公正、合理地进行市场交换行为的权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0条第1款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公平是指导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的重要法律准则,它意味着交易双方从交易中获利是均衡的,双方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是相当的。强制交易的主体怎么确定?现在的商家为了能够坐稳自己的买卖,通常是同一行业的上下链的一家两家联合起来,商家之间团结虽然有一定的保障,但是也有可能构成强制交易。其实,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规定,强制交易可分为以下三类:1、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查看原文
7 强制交易罪刑罚规定
强迫交易罪的刑罚包括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如果情节特别严重,将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罪时,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上述量刑标准量刑。构成强迫交易罪的行为将受到以下刑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如果情节特别严重,将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上述量刑标准量刑。 强 迫 交 易 罪 处 罚 规 定强迫交易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强迫交易罪的处罚规定如下:1. 强行商品交易行为有下列情形的认定构成强迫交易罪: 1. 促成不公平交易,非法获利数额较大的; 2. 多次强迫交易的; 3. 社会影响恶劣的; 4. 给被害人及家庭引起较为严重后果的; 5. 强迫交易严重扰乱市场的。强迫交易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查看原文
8强制交易需承担什么责任?
强制交易行为属于一种不正当竞争,按照法律上的规定,一旦被认定为强制交易的,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要构成强制交易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将要承担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1、行政责任被认定是强制交易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对行为人处罚款和没收非法所得的行政制裁。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关于禁止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的规定,强制交易要接受的罚款的数额可以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另外,在强制交易中,被指定的经营者要是销售质次价高或滥收费用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就会没收其非法所得,并且可以根据情节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2、民事责任对于强制交易行为的侵权民事责任主要是损害赔偿责任。在进行赔偿的时候首先要确定强制交易行为所直接引起的损害后果,以此为依据,最后确定赔偿责任的范围。实际中,对于强制交易行为,消费者完全可以拒绝跟对方交易。按照法律上的规定,消费者对于跟谁买东西做交易有自主的选择权,其他人是不能干涉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能强制交易,不能剥夺用户和消费者的交易选择权。购物中遭遇别人强制交易的,消费者可以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让有关机关来处理。当然,如果受到强制交易侵权的还是消费...查看原文
9遇到强制交易的应对策略
遇到强买强卖时,可以寻求行政机关或司法救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6条规定,如果消费者遭遇强买强卖,应当向公安机关报警寻求帮助。同时,根据《刑法》第226条规定,如果强迫交易情节严重,也可能构成犯罪。因此,消费者应当注意搜集证据,并及时报警或寻求司法救济。一是寻求行政机关救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6条:“强买强卖的,强迫他人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的,处行政拘留和罚款”因此,当消费者遭遇强买强卖时,应当注意搜集证明对方强买强卖的客观有效证据后,随即可向公安机关报警寻求帮助。二是司法救济。《刑法》第226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因此,强迫交易达到一定程度,也是有可能构成犯罪的。当消费者面临强买强卖情节严重时,也可及时寻求司法救济。强买强卖罪立案标准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是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立案追诉:(一)造成被害人轻微伤或者是其他严重后果的;(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二千元以上的;(三)强...查看原文
词条目录
看完词条还不懂,在线问律师吧
3分钟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