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理村集体经济纠纷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内容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处理村集体经济纠纷的方法如下:
1.双方协商处理解决经济纠纷;
2.他人调解处理解决经济纠纷;
3.指定机构仲裁解决经济纠纷;
4.司法机关审理司法机关审理即向法院诉讼。买卖双方当事人协商不成,调解未果,又无诚意达成仲裁协议,只能由司法机关介入当事人之间的经济纠纷,作出最后的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二、村集体经济纠纷的诉讼时效
村集体经济纠纷的诉讼时效是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村集体经济纠纷诉讼需要遵循什么原则
村集体经济纠纷诉讼需要遵循下列原则:
1.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2.法院调解原则;
3.处分原则;
4.辩论原则;
5.支持起诉原则;
6.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
7.检察监督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n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全文700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