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员是在仲裁案件中对当事人财产权益纠纷进行评判并作出决定的居中裁判者,与法官存在本质区别。仲裁员的审判权来源于当事人的授权,而法官的审判权来源于国家的司法权力。仲裁员的资格条件在我国《仲裁法》中有明确规定。
仲裁员是一种在仲裁案件中对当事人财产权益纠纷进行评判并作出决定的居中裁判者。与法官相似,但二者存在本质区别。法官是经国家立法机关任命并在各级人民法院工作的国家公职人员,而仲裁员则不是一种专门职业,可能是商人、教授、会计师、技术专家等。仲裁员的审判权来源于当事人在仲裁协议中的授权,而法官的审判权来源于国家的司法权力。仲裁员的资格条件在我国《仲裁法》中有明确规定,包括从事仲裁工作满8年、从事律师工作满8年、曾任审判员满8年、从事法律研究、教学工作并具有高级职称、具有法律专业知识并从事经济贸易等专业工作并具有高级职称或具备同等专业水平等条件。
仲裁员的角色和法院有何关系?
仲裁员的角色与法院有一定的关系,但并非完全相同。仲裁员是独立的第三方,负责处理争议和纠纷的仲裁程序。他们被双方当事人选派或由仲裁机构指定,根据相关法律和仲裁协议进行仲裁。与此不同,法院是由国家设立的司法机关,负责审理和解决各类法律纠纷。尽管如此,仲裁员的裁决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经过法院的确认或执行。因此,虽然仲裁员和法院有一定的联系,但他们在职责和权力上存在明显的区别。
仲裁员是一种独立的第三方裁判者,负责在仲裁案件中对当事人的财产权益纠纷进行评判和决定。与法官相比,仲裁员的身份和资格条件有所不同。他们可能是商人、教授、会计师、技术专家等,其审判权来源于当事人在仲裁协议中的授权。虽然仲裁员与法院有联系,但他们在职责和权力上存在明显区别。仲裁员的裁决有时需要经过法院的确认或执行。在处理争议和纠纷的仲裁程序中,仲裁员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二章 仲裁委员会和仲裁协会 第十条 仲裁委员会可以在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设立,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其他设区的市设立,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仲裁委员会由前款规定的市的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和商会统一组建。
设立仲裁委员会,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司法行政部门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二章 仲裁委员会和仲裁协会 第十一条 仲裁委员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自己的名称、住所和章程;
(二)有必要的财产;
(三)有该委员会的组成人员;
(四)有聘任的仲裁员。
仲裁委员会的章程应当依照本法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八条 仲裁依法独立进行,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