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民事行为能力的,可以由其法定代理人提起诉讼。如果法定代理人尚未确定,诉讼将被暂停。根据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一)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二)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为一方当事人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原因不能参加诉讼的;(五)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另一案尚未审结的;(六)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解除诉讼原因后,恢复诉讼。失去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是未成年人吗?真相:不是分析:失去行为能力是指一个人的完全行为能力人因事故或疾病而成为限制行为能力人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未成年人不是完全行为能力人,而是限制行为能力人或者没有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失去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一定是未成年人。【提醒】谁是失去民事行为能力的法定代理人?1、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的法定代理人是其监护人,通常是其父母。2、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以下有监护能力的人依次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弟姐妹;(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但必须经未成年人居住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批准。3、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依次担任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和子女;(三)其他近亲属;(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但必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批准。
票据权利丧失后当事人如何主张民事权利
1、挂失止付
失票人将票据丧失的事实通知票据的付款人,要求付款人停止支付票据款项的补救办法。
2、公示催告
法院根据失票人的申请,以公告的方式,告之并催促利害关系人,在指定期限内向法院申报权利,如不申报权利,法院即依法作出宣告票据无效的判决的补救办法。自判决公告之日起,申请人有权向支付人请求支付。
3、提起诉讼
失票人以付款人为被告,起诉。这是对公示催告制度的完善和补充。有时,企业和银行,很难注意到自己的票据是否被公示催告,从而要承担较大的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条
全文909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