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在工地受伤后,需要做工伤鉴定,然后拿鉴定书和相关材料去社保部门提交申请,另外与单位协商要求单位赔偿。治疗期间发生的一切费用和损失都是单位承担。
一、在私人工地受伤要怎样办
首先,发生事故后一定记得保留证据,应当向有关部门报案如报警、报120、报劳动监察、报安全部门等,保留在工地受伤的证据。原因是由于工地用工的临时性或短期性,大多数用工者都不与打工者订立劳动合同。一旦发生事故,涉及赔偿问题,有的情况下是巨额赔偿,相当比例的用工者采取抵赖、躲避等方式,企图逃避赔偿责任。所以向有关部门报案可以记录受伤的场所、环境、及原因,为将来的索赔留下了线索和证据。其次,要选择有资质的医院进行合理治疗选择市(县)区级以上医院治疗。资质较低的医院出具的材料容易导致赔偿的异议,同时也容易延误治疗。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治疗合理是很重要的。其三,注意保留住院治疗期间的材料住院期间形成的病历、票据、诊断、遗嘱、CT片、费用清单等是索赔的依据,丢失不可复制,一定要保留好。打官司就是打证据,不容忽视。其四,积极与用工单位协商。第一,可以恰当的提出数额和依据,便于用工者接受;第二,律师会从专业的角度在协商过程中为你的索赔问题取得有用的证据,以备协商不成诉讼使用。其五,一旦协商不成,及时进入法律程序。
二、工伤赔偿的流程
工伤赔偿的流程主要是: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去当地劳动行政保障部门为职工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不及时申请的,职工本人应当在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申请。当事人拿到工伤认定决定书后申请工伤鉴定,由县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对其进行工伤鉴定,再进行赔偿。单位投了工伤保险的,由国家工伤保险机构依据标准发放工伤保险待遇。没有投保的,则依据标准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三、劳动伤残等级有哪些级别
劳动伤残等级一共有十级,分别如下:
1、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不能自理或能够自理的,视残情分别划入到1-4级;
2、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视残情分别划入到5-6级;
3、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视残情分别划入到7-10级。
一、劳动伤残鉴定程序如下:
1、向人力资源或者是社保局申请工伤认定,需要在发生工伤事故的30天内提出申请;
2、劳动者在1年以内提出申请的,需要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准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和劳动者在医院就医的诊断证明;
3、劳动者有特殊的情况,可以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适当延长。
二、劳动伤残认定需要提交的材料如下:
1.、被鉴定人需要填写社会保障部和人力资源统一印刷的工伤认定申请表;
2.、被鉴定人需要准备和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或者是能证明被鉴定人在用人单位工作过的其他证据;
3.、被鉴定人需要出具在医院的就医诊断证明证书;
4.、被鉴定人如果是因为职业病而申请的工伤鉴定,需要提交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是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总之劳动伤残等级一共有十级,劳动伤残鉴定程序一般是向人力资源或者是社保局提出申请,准备医院就医的诊断证明,如有特殊的情况,可以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适当延长。劳动伤残认定需要提交的材料一般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合同、就医诊断证明证书、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全文1.3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