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庄集体土地出租的合规流程是什么
1.申请
用地单位向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出土地租赁申请,并准备相关申报材料。
2.受理
业务受理窗口受理,审查资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法定形式和达到审批受理要求。
3.供地方案报批
市、县国土资源部门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城市规划、市场状况,由经办人编制国有土地使用权呈报说明书和租赁供地方案,经过局内会审后,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
4.签订合同
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县国土资源部门与土地使用者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合同内容包括当事人名称、土地的位置和面积、土地用途和其他使用条件、租赁期限、租金标准及其调整办法、租金的支付日期和支付方式、土地交付的条件和时间、合同的解除和终止条件等。
5.缴费
用地单位缴纳土地租金和契税,领取租赁合同。
6.归档和建库
将业务相关资料进行归档,并建立数据库。
二、村庄集体土地出租纠纷如何处理
1.协商和解
当事人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这是最佳的方式。
2.调解
当事人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当事人还可以要求仲裁机构、法庭等进行调解。
3.仲裁
当事人协商不成,不愿调解的,可根据规定的仲裁条款或双方在纠纷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4.诉讼
当事人可以将民事纠纷起诉到法院,寻求司法解决。
三、村庄集体土地出租合同租赁期限是多长时间
农村集体土地的租赁期限是,最长不能超过二十年。超过的部分不对当事人产生法律效力。但是租赁期限届满的,经出租人与承租人协商,可以继续续租,续租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零五条
租赁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超过二十年的,超过部分无效。
租赁期限届满,当事人可以续订租赁合同;但是,约定的租赁期限自续订之日起不得超过二十年。
第七百零六条
当事人未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办理租赁合同登记备案手续的,不影响合同的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零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零六条
全文813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