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帮助的行为是否涉及支付报酬,这将直接决定在财产损害发生后,帮助者是否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倘若提供帮助时已约定支付对价,则帮助者理应为其所导致的他人财产损失负责进行赔偿;
然而,若帮助行为属于无偿性质,那么在通常情况下,受益方需承担起赔偿责任。但值得注意的是,仅当帮助者存在明显过失时,才会被要求承担有限的赔偿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
帮工人因帮工活动遭受人身损害的,被帮工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被帮工人明确拒绝帮工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可以在受益范围内予以适当补偿。帮工人因第三人侵权遭受人身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第三人不能确定或者没有赔偿能力的,可以由被帮工人予以适当补偿。
全文319个字,阅读预计需要2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