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宅基地纠纷"古人有榜样
时间:2023-06-08 10:15:31 469人看过 来源:互联网

笔者曾看到一则新闻:《七旬老人因宅基地纠纷遭堂侄夫妻毒打身亡》(2009年12月10日《兰州晚报》),说的是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赤城乡万胜堡村75岁村民左明详老人,因为宅基地纠纷被堂侄媳殴打致死的事,读罢令人愤慨,同时也让笔者想到了两位古人。

在安徽省桐城市的西南,有一个著名的人文景观——六尺巷,巷长100米、宽2米,由鹅卵石铺成。该巷东起西后街巷,西至百子堂;巷南为宰相府,北面是一民宅。

关于这个巷子的来历,有一个故事: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明史》编者张廷玉之父)的家人与邻居为宅基地产生了争执,家人飞书至京,请求张英出面,迫使邻家屈服。按说,身为高官的张英处理这点事情易如反掌,他只需给地方官打个招呼,邻家就吃不了兜着走,但是张英仅给家人回了一首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书,主动退让三尺,挖土建墙。此举让邻居深受感动,也退地三尺,建宅置院,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一条宽六尺的巷子。六尺巷由此而来。

这个故事几乎被人引滥了,据说毛主席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会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就曾经提到这件事,引用其中的句子,以说明两国之间应该如何相处。

张英这个人行事很低调,《清史稿》记他性和易,不务表襮,表襮就是喜好表现自己。又因为老成持重,办事得体,所以深受康熙皇帝的宠信,几十年不衰。让地三尺,既体现了张英具有谦让的美德,也说明他的立身行世之道。

让地三尺,不独张英,在此之前还有比他更阔气的。张怡《玉光剑气集》卷15中记载了活动于明代正统、景泰间的杨翥(初官为翰林院检讨,景泰间至礼部尚书)怎样对待宅基侵凌。邻家建房,有人告诉杨翥,说邻居占了你家的宅基地了,杨翥不以为然,他回应道:普天之下皆王土,再过些儿也不妨——呵呵,瞧瞧这种气势,估计连张英让他三尺也比不上,因为这个再过些儿可没有个准头,也许是一两尺,也有可能是三尺五尺。

杨翥,《明史》本传言他笃行绝俗,一时缙绅厚德者,翥为最。明人王锜《寓圃杂记》卷2也记有杨煮的趣事:杨先生翥为修撰,居京师。邻家有失鸡者,指其姓而骂,家人以告。先生曰:坊市中不独我一家姓杨。由此可见其心胸之豁达,最后以八十五岁高龄而终。

笔者没有读更多的资料,不知道历史上还有没有类似张、杨二人的。不过想一想,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类事情应该还有很多。

瞅瞅新闻中那对侄辈的兽行,他们倘有一点点张、杨二人的风范也不至于对风烛残年的老人大打出手,致其死亡。再说,还有法律呢,难道不能通过法律解决纠纷?张家在朝廷中有高官,也仅仅想依势取胜,尚不敢动粗,而他们则能忍心对亲人下毒手,人心不古如此,令人瞠目结舌!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宅基地纠纷 最新知识
针对解决"宅基地纠纷"古人有榜样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解决"宅基地纠纷"古人有榜样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