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如果有证据证明发生了交通肇事犯罪事实;有证据证明交通肇事犯罪事实系犯罪嫌疑人实施的;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交通肇事犯罪行为的证据己有查证属实的必须逮捕,其余情况可以不进行逮捕。
取保候审后如果犯罪分子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取保候审只是强制措施,不代表案件已经结束,只要犯罪分子符合逮捕情形,还可能会被逮捕。
交通肇事被逮捕的条件是什么
(一)有证据证明发生了交通肇事犯罪事实
1、生效的交通事故认定责任书、现场照片、现场勘查笔录、肇事车辆检验报告等证明发生触犯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的行为的证据。
2、被害人伤情照片、伤情鉴定、尸体检验报告、损失财产照片及估价证明等证明交通肇事行为造成了如下严重后果之一的证据: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对事故负全部责任或者主要责任的,造成重伤1人以上,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情节严重的。
3、有证明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证据,有交通肇事的行为人出于过失的证据,有交通肇事犯罪事实发生的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同案犯和犯罪嫌疑人供述等证据材料。
(二)有证据证明交通肇事犯罪事实系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证明交通肇事犯罪事实系犯罪嫌疑人实施的证据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交通事故发生后,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的证据;
2、显示犯罪嫌疑人实施交通肇事犯罪的视听资料;
3、被害人的指认;
4、犯罪嫌疑人、同案犯罪嫌疑人的供述;
5、证人证言;
6、交通肇事后具有逃逸情节的证据;
7、证明犯罪嫌疑人所驾车辆为肇事车辆的技术鉴定结论及性能检测报告;
8、其他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交通肇事犯罪的证据。
(三)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交通肇事犯罪行为的证据己有查证属实的
只有认定犯罪嫌疑人实施交通肇事的犯罪行为的证据得到查证且属实的,才能起到证据的作用,认定犯罪嫌疑人有实施犯罪的行为,否则不能立案侦查。
需要注意的是,发生交通事故的并不意味着交通事故的肇事者一定就构成交通肇事罪,此时是需要结合具体的损害结果,以及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等因素来综合确定的,如果是不构成犯罪的,此时一般都是对交通事故的肇事者予以行政拘留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全文1.3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