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界定侵占罪和盗窃罪
时间:2024-07-22 04:10:38 230人看过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一、如何界定侵占罪和盗窃罪

依据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侵占罪和盗窃罪这两种犯罪在诸多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

首先,从犯罪主体上来看有所不同。

盗窃罪的主体可以被概括为所有符合法定年纪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而侵占罪的主体则相对较为特殊,它要求行为人必须拥有特定的身份,例如代为保管人、遗忘物拾得者或者埋藏物发现者等。

其次,从行为人实际掌控行为对象的时间节点上看,两者亦存在明显差异。

盗窃罪的行为人在产生犯意的那一刻,实际上并没有对行为对象进行实际掌控,只有在产生非法占有之意之后,通过实施秘密盗取行为才能真正获得对行为对象的掌控权;

然而,侵占罪的行为人在产生犯意之前便已经开始了对行为对象的实际掌控。

再者,从危害行为的角度来看,两者也存在着显著差别。

盗窃罪的危害行为主要表现为秘密盗取,即行为人采用自认为他人无法察觉的手段来非法获取他人财产,这种行为存在将原本不为自己所控制的物品转变为自己控制的过程;

而侵占罪的危害行为则是一种复合型行为,包括非法占有和拒绝归还(拒绝交出)两个要素,并且并不以行为对象发生位移为必要条件。

最后,从行为对象的角度来看,两者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盗窃罪的行为对象通常是他人的动产;

而侵占罪的行为对象则包括但不仅限于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以及埋藏物,而且其行为对象并不仅限于动产,不动产同样有可能成为侵占罪的行为对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二、如何界定工作失误,玩忽职守罪

(一)客观行为特征不同。

工作失误,行为人是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义务;而玩忽职守罪则表现为行为人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义务。

(二)导致发生危害结果的原因不同。

工作失误,是由于制度不完善,一些具体政策界限不清,管理上存在弊端,以及由于国家工作人员文化水平不高,业务素质较差,缺乏工作经验,因而计划不周,以致在积极工作中发生错误,造成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而玩忽职守罪,则是违反工作纪律和规章,严重官僚主义,对工作极端不负责任等行为造成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法律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可以保护弱者,制约强者,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但是,法律的力量并不仅仅在于它的规定和惩罚,更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理解和遵守。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如何界定侵占罪和盗窃罪”,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学习和理解法律,去遵守法律,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全文1.3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知识
针对如何界定侵占罪和盗窃罪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如何界定侵占罪和盗窃罪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