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难在哪里?市政府新出台的《关于促进全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为全市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发展带来了哪些利好?相关企业和单位如何用好用足这一政策?昨天,市计划发展委员会有关人士接受了南京日报记者专访,对这些问题进行解读。
【问题】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为何困难重重?制约担保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解读】目前中小企业通过商业银行进行融资,担保贷款是主要形式,但对于处于创业起步阶段的很多中小型企业来说,存在着企业规模小、有效质押资产较少、信用度低、经营性风险较大等问题;而银行和担保公司出于资金安全和盈利状况考虑,往往给中小型企业贷款设置较高的门槛和繁杂的手续,或者干脆拒贷拒保。有的经过重重考验贷到手,往往也很难填补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缺口。融资困难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另一方面,对于担保机构来说,目前其担保费收入,一般为担保贷款额的2%左右,净收益只有1%,由此,担保业发展面临的最主要约束是业务高风险与低收益之间的矛盾,高风险、微利使担保行业难以壮大。
【问题】此次出台的新政策和以前相比有哪些创新?
【解读】促进担保业发展,我市过去的做法是由政府直接出资建立担保机构,近年来,仅市政府出资兴办担保机构的累计投入已近4500多万元,但由于市场风险、担保机制等原因,运作放大效果还不理想,服务企业贷款需求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目前全市110多家担保机构中,真正在企业信贷融资中较好地发挥担保服务作用的所占比例还需不断提高。
此次推出的新办法,完全实行市场运作,变政府单一直接投入为间接补贴扶持,通过市场杠杆,使政府投入资金获得的效益呈现逐级放大和连锁效应:担保企业在政策激励下为中小企业争取更多的银行贷款,银行贷款的增加又使中小企业有能力加大自身投入——政府少量的补贴最终使担保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障碍破除,并肩成长。
这样的政策在为中小企业发展加油助推的同时,也为探索提高财政公共资源配置的效率效益提供了有益途径。
【问题】市政府的投入究竟能为多少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需求提供政策支持?
【解读】市政府对符合标准,达到要求的担保企业,按其担保业务量的直接补贴为1%,对其业务损失的补偿标准是损失额的20%。以平均担保额度100万元、担保期为6个月计,全年可平均满足2000家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需求。
【问题】担保企业怎样申请政府政策补贴,有哪些具体要求?
【解读】申请政策补贴的担保企业的基本条件是:
1、市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的再担保合作协议中所列的担保企业;或注册资金不
低于2000万元、年累计担保额不低于自有资金规模5倍的担保企业。
2、业务范围是为我市生产制造业、软件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等融资信用担保。
3、守法经营,管理健全,无任何不良记录。
4、对一个企业的单笔担保额不超过500万元,担保的中小企业多,资金利用充分。
在纳入政府扶持范围后,担保企业应按时报送财务和统计报表,在会计年度结束后的第一个季度向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提出补贴申请,并按要求提交相关材料(主要是担保协议与贷款付息凭证)。经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审核同意后由财政部门核拨。
【问题】中小企业如何找到这些担保机构、获得信用担保服务?
【解读】我们将把申请列入市政府政策补贴范围的各项担保机构的具体联系方式,在政府网站上公开,有担保服务需求的中小企业可以登录网址进行查询,也可以直接向市计委反映贷款需求和遇到的具体难题。南京日报记者刘晓
全文1.4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