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判定主要在犯罪动机,前者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后者则是以破坏损毁为目的的。犯盗窃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犯故意毁坏财物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如何对故意毁坏财物罪进行认定
对故意毁坏财物罪进行认定标准是:
1.故意毁坏财物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同时,犯罪目的只是毁坏公私财物,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这也是本罪与其他侵犯财产罪的本质区别。过失毁坏公私财物的,不构成本罪。
2.行为人客观上实施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所采用的方式主要是毁灭和损坏。如果用放火、爆炸等危险方法毁坏公私财物,而且足以危及公共安全的,则应以放火罪、爆炸罪等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同时,故意毁坏公私财物必须达到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程度。如果情节轻微或者数额较小,不构成犯罪。
3.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侵犯对象是各种公私财物。破坏某些特定的公私财物,侵犯了其他客体,则不能以毁坏财物罪论处。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二百七十五条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全文677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