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审程序由当事人上诉而引起的。原审法院收到上诉状后,会将副本在5日内送达被上诉人,由此时间可推算对方是否上诉,当然也可以询问一下承办法官,在某些情况下,当事人可能并非同一天收到判决书。如果收到上诉状,被上诉人有15天答辩期。原审法院在收到答辩状后,应在5日内连上诉状、全部案卷、证据,报送二审法院。二审法院立案后应在3个月审结判决上诉案,30日审结裁定上诉案。
民事诉讼一审二审后还有终审吗
我国应当是实行二审制度,如果一审不服进行二审的话二审没有新的理由是不能够进行再次上诉的,所以在二审之后一般是没有终审的。
(一)一审判决没有当事人在上诉期内上诉的才生效,二审判决只要做出就生效。所以,无论是否有新的证据,二审判决后没有终审。《民事诉讼法》第175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二)即使是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无论是一审的还是二审的),仍然可以依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再审。依据:《民事诉讼法》第16章。
(三)近期的民诉法修改中正在研究小额案件一审终审的事宜。根据以上内容的相关的回答可以得出,我国应当是实行二审制度,如果一审不服进行二审的话二审没有新的理由是不能够进行再次上诉的,所以在二审之后一般是没有终审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第一百六十五条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
第一百六十六条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移交原审人民法院。
第一百六十七条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对方当事人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应当在五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
全文967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