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保候审手续办好了什么时候放人
1.取保候审手续办好后,公安机关通常会在6到10日内作出同意或不同意的答复。一旦取保候审申请获得批准,被取保人即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释放。
这一决定由公安机关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及被取保人的个人情况综合考量后作出。
2.取保候审的实行,旨在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同时尽量减少对被取保人正常生活的干扰。因此,在取保候审手续办好后,被取保人及其家属应耐心等待公安机关的通知,并积极配合相关程序的进行。
二、取保候审中社会危险性如何认定
在取保候审过程中,对“社会危险性”的认定是决定是否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关键因素。根据相关规定,认定“社会危险性”主要考察以下几个方面:
1.犯罪嫌疑人是否可能实施新的犯罪,包括其犯罪历史、犯罪习性以及是否有证据证明其正在策划新的犯罪;
2.是否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
3.是否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
4.是否有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
5.是否企图自杀或者逃跑。
这些因素的考量,旨在确保取保候审措施不会对社会造成新的危害,同时保障刑事诉讼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三、取保候审未获准如何处理
1.如果取保候审申请未获公安机关批准,申请人可以向检察院提交法律意见或羁押必要性审查申请,以争取取保候审的机会。
在此过程中,申请人应详细阐述取保候审的必要性、合理性以及被取保人不存在社会危险性的理由。
2.如果案件出现新的情况或新的证据,如同案犯到案、取得被害人谅解等,申请人也可以再次向公安机关申请取保候审。
3.取保候审的申请与决定均需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申请人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并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工作。
在取保候审未获准的情况下,被羁押人应继续遵守羁押规定并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诉讼活动。
全文751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