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申请襄樊城镇最低收入住房困难保障的家庭,须具备襄樊市非农业常住户口且实际居住,家庭成员之间有法定的赡养或抚养关系,且至少有一人取得襄樊市非农业常住户口3年(含3年)以上;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当年襄樊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或已接受民政部门连续救助3个月(含3个月)以上。符合规定条件的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如需申请廉租住房配租或租赁住房补贴,应当由申请家庭的户主作为申请人,户主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申请家庭应推举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家庭成员作为申请人,向其户籍所在地的区房产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一、上海经济适用房政策
1、经济适用房申请对象
(一)同时符合下列标准的本市城镇居民家庭,可以申请购买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家庭成员在本市实际居住,具有本市城镇常住户口连续满3年,且在提出申请所在地的城镇常住户口连续满2年。
(二)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5平方米(含15平方米)。
(三)3人及以上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低于6万元(含6万元)、人均财产低于15万元(含15万元);2人及以下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和人均财产标准按前述标准上浮20%,即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低于7.2万元(含7.2万元)、人均财产低于18万元(含18万元)。
(四)家庭成员在提出申请前5年内未发生过住房出售行为和赠与行为,但家庭成员之间住房赠与行为除外。
2、经济适用房申请条件
家庭申请共有产权保障房的,全体成员为共同申请人。共同申请人应当共同生活,并具有法定赡养、抚养或者扶养关系,主要包括具有下列关系的人员:
(一)配偶(结婚需满1年);
(二)父母、子女与祖父母、外祖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与父母双亡
的孙子女、外孙子女;
(三)兄、姐与父母双亡的未成年弟、妹。
下列人员的申请,应当按照以下规定:
(一)配偶应当一同申请;
(二)年满70岁的老人(孤老除外)应当与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对其承担法定赡养义务的家庭成员一同申请;
(三)未成年子女以及不得单独申请共有产权保障房的成年单身子女应当与其父母一同申请,父母双亡的应当与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具有法定赡养、抚养或者扶养关系的家庭成员一同申请;
(四)父母离婚后,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死亡、另一方不愿与子女一同申请的,未成年子女以及不得单独申请共有产权保障房的成年单身子女应当与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具有法定赡养、抚养或者扶养关系的家庭成员一同申请;
共同申请人应当书面推举一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员作为申请人代表,申请人代表办理申请、选房等事项的行为,视同共同申请人的行为。
二、郑州申请廉租房的条件
(一)、本市廉租住房保障方式以发放租赁住房补贴为主,实物配租和公房租金核减为辅。符合条件的申请家庭只能享有一种保障方式。
(1)发放租赁住房补贴是指市、区人民政府向符合条件的申请家庭按照规定的标准发放租赁住房补贴,由其自行承租住房。
1.无房家庭住房补贴标准:(人均住房保障面积-人均现有住房建筑面积)×补贴标准×家庭人口×补贴系数。
2.有私房家庭住房补贴标准:(人均保障面积×家庭人口-私房建筑面积)×补贴标准×补贴系数。
(2)实物配租是指市、区人民政府向符合条件的申请家庭提供住房,并按照规定标准收取租金。
实物配租月租金收取标准:公有住房租金标准×25%×廉租住房建筑面积÷补贴系数。
(3)公房租金核减是指市、区人民政府参照租赁住房补贴标准,向承租公有住房且符合条件的申请家庭在住房保障面积标准范围内的租金进行补贴。
公房租金核减月补贴标准:(承租公房月租/平方米-公有住房租金标准×25%)×承租公房建筑面积×补贴系数。
(二)、租赁住房补贴额度按照住房保障面积、补贴标准、家庭人口和补贴系数等因素综合确定。廉租住房租赁补贴保障面积标准为人均建筑面积20平方米,其中市级以上劳动模范等先进人物家庭最高保障面积标准原则上不超过25平方米。
(三)、租赁住房补贴保障面积及补贴标准,由市房地产管理局会同市财政、民政和物价等部门根据我市经济发展水平、居民平均住房状况、市场平均租金和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每年向社会公布一次。
符合下列条件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可申请廉租住房保障:
(一)具有市区常住户口,且家庭成员中至少有1人取得本市常住户口3年以上;申请实物配租的家庭,其家庭成员中至少有1人取得本市常住户口6年以上。家庭成员如有户口迁入的,迁入必须2年以上;
(二)持有民政部门发放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或者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我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倍的低收入家庭认定证明;
(三)无自有住房,或者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6平方米。其他应当列入廉租住房保障的家庭按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注:申请廉租住房保障应当以家庭为单位,家庭成员间具有法定的赡养、扶养和抚养关系,包括申请人及其配偶、子女、父母等。申请家庭应当推举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家庭成员作为申请人。
全文2.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7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