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上,我们常常会听到“老赖”这一词汇,它指代的具体含义是失信被执行人。
通常来说,拘留这样的强制措施并不能成为判定老赖是否需要坐牢的唯一参考因素。
然而,若老赖具备履行相关义务的经济实力却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规定之责任,并且这些行为的恶劣程度达到了法定标准,那么他们可能就会面临刑事处罚,即被控告犯有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例如,老赖通过隐匿、转移、故意损毁财产或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等方式,导致判决、裁定无法得到有效执行;
又如,担保人或被执行人故意隐藏、转移、损毁或转让已经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从而使判决、裁定无法得到执行;
再如,协助执行义务人在收到人民法院发出的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绝履行协助执行的职责,从而导致判决、裁定无法得到执行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全文485个字,阅读预计需要2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