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疗器械公司向浙江某医疗器械公司的业务员李某,两次合计借款人民币33万元,并在欠条上加盖公章和法定代表人签字章。嗣后,医疗器械公司却否认欠条内容,李某遂提起诉讼。日前,闸北区法院判决这家医疗器械公司归还李某33万元,并以33万元为基数,自2011年4月1日之日起至本判决生效之日止,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支付借款利息。
2008年12月30日,被告向原告借款20万元,同日出具借条并加盖公章及法定代表人戴某的签字章。借条载明:今向浙江某公司的李某借款20万元,并将款子打入周某账号。同日,李某将20万元汇入周某账户。2009年1月5日,被告又向李某借款13万元,同日出具借条并加盖公章及法定代表人戴某的签字章。同日,李某将现金3万元交给被告;2009年1月8日,李某将10万元汇入户名为张某的账户。张某代表被告共计收到借款13万元。
审理中,被告认为,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期间,戴某是公司董事长,张某是总经理,樊某是副总经理。当时公章、戴某签字章均由樊某管理。对2张借条上的公章,被告表示无异议,但公章是樊某加盖的,因时间太长,他们对这一具体事实已回忆不清楚,公司账目中也没有涉案的这两笔金额,所以不能证明是否收到这笔钱款。虽然张某认可个人账户收到10万元,但其对收到10万元的原因未作说明。
当法院找到张某调查案情时,张某说出了案件真相。张某说:33万元是被告向李某的借款。当时被告与浦东一家进出口公司有笔外贸业务,周某是浦东进出口公司的外贸业务员,浦东进出口公司要求被告将货物卖给自己然后出口,但又拿不出33万元预付款。因浦东进出口公司不认识李某,所以被告就帮助浦东进出口公司向李某代为借款33万元。本来打算一次借款33万元,但李某说年底一下子没有那么多钱,先出借20万元。后来被告又向李某借款13万元。上述这笔业务后来因为被告与浦东进出口公司业务经办人发生矛盾,没有继续进行下去。
法院认为,根据原告提供的证据,可认定本案系原告与被告之间的民间借贷关系,双方的借贷关系有效。被告辩称没有收到借款33万元,但未否认借条的有效性。合法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原告将33万元出借给被告,作为借款人,被告应按照法律规定承担归还借款的责任。
全文929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