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逃逸当事人应当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除非有证据证明对方也有过错,否则逃逸方的责任可以减轻。也就是说,首先推定逃逸方承担全部责任,有相反证据可以减轻部分责任。显然,逃逸会增加肇事者的民事赔偿责任。2、行政处罚方面,发生交通事故时,当事人没有违法行为的,不会受到行政处罚。一方逃逸的,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逃逸者将被罚款200元至2000元,并可能被拘留15天以下。更严重的是,逃逸者将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身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3、《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事故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或者拘役;交通事故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殊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酒驾肇事逃逸后自首坐几年牢
根据刑法规定,交通肇事罪的法定刑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肇事后逃逸的法定刑是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两者的刑罚幅度是完全不同的。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认定为自首,但应依法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对其是否从宽处罚以及从宽处罚的幅度。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由于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向公安机关报告是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肇事人的法定义务,而肇事人没有履行义务,因此虽然可以认定为自首,但在决定对其是否从宽、从宽幅度时要适当从严掌握,对于肇事人同时具有酒后驾车、无证驾车等从重情节的,在决定是否从宽处罚时更要从严掌握。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全文767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