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劳动争议仲裁的申诉时效?
时间:2023-06-06 10:14:14 87人看过 来源:互联网

劳动争议仲裁申诉时效是指劳动争议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保护其劳动权益的法定期限。《劳动法》和《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均对仲裁申诉时效做了规定,其目的在于促使当事人尽早行使申请权,避免劳动关系长久地处于不稳定和不确定的状态,防止矛盾的激化。同时,也有利于仲裁机构及时收集证据,查清事实,保证仲裁活动的顺利进行。申诉时效虽然是一个程序性问题,却与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密切相关;超过仲裁申诉时效,就意味着当事人保护其劳动权益的胜诉权即行丧失。因此,全面理解和把握仲裁申诉时效,对于劳动争议当事人参加仲裁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般申诉时效。根据《劳动法》第82条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即劳动争议当事人的仲裁申诉时效为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超过这一期限提起申诉,仲裁委员会可以不予受理。那么,如何理解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呢?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85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是指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对第23条如何理解的复函》(劳办发(1994]257号)又规定,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是指有证据表明权利人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的日期,或者根据一般规律推定权利人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的日期,即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是劳动争议仲裁申诉时效的开始。因此在实践中当事人应注意区分争议发生之日和事件发生之日,不能把事件发生之白简单地理解为争议发生之日,如除名争议发生之日不一定是用人单位做出除名决定之日,工伤争议发生之日也不一定就是职工负伤之日。

.特别申诉时效。特别申诉时效是指劳动争议当事人在特殊情况下所应适用的时效规定。根据《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23条第2款规定: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超过前款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劳动部《关于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几个问题的通知》也指出:《条例》第23条第2款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超过前款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的规定是对特殊情况的特殊规定,应当继续执行。

全文908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扩展阅读
  • 不可抗力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这主要...
    更新时间:2023-10-16 15:28:17
查看不可抗力相关全部词条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不可抗力 最新知识
针对如何把握劳动争议仲裁的申诉时效?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如何把握劳动争议仲裁的申诉时效?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