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欺诈?
(一)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所采用的手段。一般来说,经营者的下列行为属于欺诈消费者:
(1)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
(2)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
(3)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
(4)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
(5)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二)根据经营者的行为是否属于误导消费者。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误导消费者,应当采用一般标准,即以一般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和识别能力为准。经营方故意告知消费者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消费者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或者说只要经营者的行为足以使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即构成欺诈。
对于我们知道的知名主播卖假货的案件,这种销售行为已然构成欺诈。
二、主播只是直播带货,也要承担赔偿责任吗?
根据主播的回复,第三方公司委托其直播推广销售,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带货。那么这种带货也要对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承担责任吗?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由此可以看出,带货人也要承担连带的赔偿责任。
三、买到假货可以要求退一赔三,具体如何来进行赔偿?
消费者可以要求经营方退还支付的价款或者服务费,同时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这里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比如购买商品的价款为2000元,则可以要求赔偿6000元。如果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500元的,则为500元。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消费者在权益受损后能否获得三倍赔偿,取决于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务中是否存在欺诈行为。只有经营者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才能要求经营者增加支付三倍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21修正):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四十条 违反本法规定,在广告中对食品作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或者发布未取得批准文件、广告内容与批准文件不一致的保健食品广告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定给予处罚。\n 广告经营者、发布者设计、制作、发布虚假食品广告,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n 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n 违反本法规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部门、食品检验机构、食品行业协会以广告或者其他形式向消费者推荐食品,消费者组织以收取费用或者其他牟取利益的方式向消费者推荐食品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n 对食品作虚假宣传且情节严重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决定暂停销售该食品,并向社会公布;仍然销售该食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销售的食品,并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全文1.4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